1. 银行数字化转型 【编辑严选】S
  2. 这是一部指导银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著作,对金融行业乃至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都有借鉴意义。 本书以银行业为背景,详细且系统地讲解了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的业务思维和技术思维,以及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具体路径,是作者近20年来在银行业从事金融业务、业务架构设计和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复盘与深刻洞察,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给出了完整的方案。 全书一共6章,逻辑上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章) 重回顾 第1章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了全球银行业近40年来的信息化历程,以及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信息化对银行业带来的变革,以及银行业对跨界挑战的应对。 第2章以案例的形式阐述了银行在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时的积极态度与战略举措,银行敢于尝试和拥抱新技术,同时也有困惑和力不从心。 第二部分(第3~6章) 谈转型 第3章首先对数字化转型给出了清晰的定义,同时分析了银行为何要数字化转型,以及转型会面临的问题。 第4章讲解了银行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先让思维转型,核心的是业务思维和技术思维,不仅为思维转型指明了方向,而且指明思维转型的“利器”是企业架构方法论。 第5章以企业架构方法为指导,给出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路径,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银行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自顶向下依次实现战略转型、架构转型、技术转型和业务转型。 第6章不仅讲解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技术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度量,而且还对银行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后行业形态会发生的变化进行了预测。 目录 前言 第1章 “先行”而“后觉”的银行1 1.1 “先行”:银行业近40年的信息化历程2 1.1.1 昂贵的信息化基石:IBM System/360系统2 1.1.2 网络化和支付业务的发展4 1.1.3 整体架构的3次变迁8 1.1.4 金融科技给银行带来的4大变革11 1.2 与互联网科技公司竞争的16年16 1.2.1 交锋:里程碑事件16 1.2.2 技术:架构演进的比较20 1.2.3 投资:广袤的战场23 1.2.4 “和解”:短暂的握手25 1.2.5 金控和规划:监管规则逐渐统一27 1.3 “后觉”:重启数字化战略的银行们29 1.3.1 提升科技战略在整体战略中的位置29 1.3.2 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投入大量资源32 第2章 新技术“竞赛”35 2.1 最理想的技术试验场36 2.2 底层竞赛: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37 2.2.1 云计算应用案例37 2.2.2 云计算应用的不足39 2.2.3 大数据应用案例43 2.2.4 大数据应用的挑战46 2.2.5 延伸的底层:物联网应用案例47 2.2.6 要持续接近客户49 2.3 当家“花旦”:银行的人工智能应用50 2.3.1 人工智能应用案例50 2.3.2 值得关注的RPA53 2.3.3 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思考55 2.4 渠道之争:银行的移动端应用57 2.4.1 移动端应用案例57 2.4.2 移动端竞争上的不足60 2.5 面向连接:银行的开放银行应用61 2.5.1 国外开放银行发展情况62 2.5.2 国内开放银行发展情况64 2.5.3 关于开放银行的思考66 2.6 游走边缘:银行的区块链应用67 2.6.1 国外银行的区块链应用68 2.6.2 国内银行的区块链应用69 2.6.3 银行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71 2.7 对新技术应用问题的思考76 2.7.1 对银行新技术应用情况的简要回顾76 2.7.2 银行在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78 第3章 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83 3.1 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84 3.1.1 咨询公司的理解84 3.1.2 科技企业的理解86 3.1.3 银行的理解87 3.1.4 信息化与数字化89 3.1.5 笔者对数字化的理解94 3.2 银行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吗96 3.2.1 24年前的旧话重提96 3.2.2 来自区块链的挑战97 3.2.3 转型似乎已无争议99 3.3 现有银行的信息化程度如何101 3.3.1 应用水平仍然有待提升101 3.3.2 技术人员占比太低102 3.3.3 组织结构老化104 第4章 转型需要先转变思维106 4.1 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是什么107 4.2 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的业务思维转变110 4.2.1 重新认识社会与客户110 4.2.2 重新认识银行业务模式112 4.2.3 重新认识竞争者117 4.2.4 重新认识监管者120 4.2.5 业务向技术靠近一步121 4.3 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技术思维转变122 4.3.1 重新认识技术应用的体系性122 4.3.2 重新认识基础研究124 4.3.3 技术向业务靠近一步128 4.4 思维转变的利器:企业架构129 4.4.1 企业架构简介129 4.4.2 企业架构对数字化转型的意义130 4.4.3 企业架构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业务架构131 第5章 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目标134 5.1 数字化转型总体路径135 5.2 战略转型137 5.2.1 战略与企业架构的关系137 5.2.2 银行数字化战略139 5.3 架构转型153 5.3.1 数字化银行的关键能力和价值链结构153 5.3.2 数字化银行的基本活动156 5.3.3 数字化银行的支持活动160 5.4 技术转型170 5.4.1 基于企业架构的技术管理170 5.4.2 关注数字孪生175 5.5 业务转型176 5.5.1 总体模式的变化177 5.5.2 业务大类的变化180 5.6 外部支持184 5.6.1 信用体系建设184 5.6.2 数据保护策略186 5.6.3 基础设施管理186 5.7 小结188 第6章 对数字化银行的展望190 6.1 银行形态彻底改变191 6.1.1 视觉方面191 6.1.2 数字人类193 6.1.3 语音交互方面193 6.1.4 数字身份194 6.1.5 法定数字货币194 6.1.6 数字孪生195 6.2 与全社会连接196 6.3 应关注的关键技术199 6.4 对转型程度的衡量201 6.4.1 信息化高级阶段201 6.4.2 数字化阶段203 尾 声 冷静看待数字化205 附录A 关于数字货币可能诱发现金社会的经济活动的模拟及思考209 附录B 对第二曲线理论的认识和银行业的应用建议219
  3. ¥89.00
    编辑严选
  1. 认识管理【编辑严选】S
  2. 管理是什么? 企业是什么?企业的宗旨、使命? 谁是我们企业的消费者/客户? 如何思考企业的业务? 如何使工作富有成效? 利润率?预算?生产率? 如何创新? Z高管理层的结构、任务、特征? …… 来源于实践的经典管理知识,从宏观到微观,帮你掌握“管理”的底层逻辑。一座挖不尽的宝藏,让人久久回味,有幸得之,伴随终生。 跟着德鲁克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每章设置思考题,提示你更好理解管理的关键本质问题。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珍妮.达罗克) 前言 管理职业与管理承诺 第1章 导论:管理和管理者 / 1 第一部分  工商企业的绩效 第2章 管理的维度 / 27 第3章 西尔斯公司 / 39 第4章 企业是什么 / 48 第5章 企业的宗旨和使命 / 62 第6章 目标的力量与宗旨:玛莎百货公司的案例 / 82 第7章 战略、目标、优先事项、工作安排 / 92 第8章 战略规划:企业家技能 / 113 第二部分  服务机构的绩效 第9章 多机构社会 / 127 第10章 服务机构绩效不佳的原因 / 134 第11章 若干例外及经验教训 / 145 第12章 服务机构的绩效管理 / 155 第三部分  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成就的员工 第13章 新现实 / 167 第14章 工作、做工与员工 / 179 第15章 使工作富有成效:工作和过程 / 196 第16章 使工作富有成效:核查与工具 / 217 第17章 做工与员工:理论和实践 / 232 第18章 从人事管理到对人的领导 / 246 第四部分  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第19章 社会影响和社会问题 / 275 第20章 社会责任的限度 / 292 第21章 企业与政府 / 300 第22章 责任伦理 / 313 第五部分  管理工作和管理岗位 第23章 为什么需要管理者 / 325 第24章 管理岗位的设计与内容 / 332 第25章 管理发展与管理者开发 / 347 第26章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 357 第27章 中层管理到知识组织 / 371 第28章 绩效精神 / 383 第六部分  管理技能 第29章 有效决策 / 397 第30章 管理沟通 / 413 第31章 核查、控制与管理 / 424 第32章 管理者与预算 / 436 第33章 管理者与管理科学 / 450 第七部分  管理组织 第34章 结构与战略 / 465 第35章 以任务和工作为中心的设计 / 491 第36章 以成果为中心的设计和以关系为中心的设计 / 506 第37章 创新型组织 / 527 第38章 最高管理层与董事会 / 548 第39章 管理组织的结论 / 571 结论 未来的管理者 / 575 参考文献 / 579 术语表
  3. ¥199.00
    编辑严选
  1. 别让面试输在表达上
  2. 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多次面试,很多人看似为赢得心仪的岗位做足了准备,但常常在面试环节即遭淘汰。面试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输在了表达上!而表达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缺少表达方面的训练。 《别让面试输在表达上》围绕面试表达这一主题,结合作者求职与教人求职的成功经验,系统总结了全面提升面试表达能力的方法,从了解面试官招聘需求,到用语言包装自己,再到基础能力、进阶能力和特别能力的训练,覆盖了求职面试中的每一个沟通场景。针对这些场景,书中还给出了大量案例及工具,以帮助每位求职者更高效地进行面试表达的刻意练习,进而在面试中抢占先机、获得竞争优势并斩获心仪工作的offer。
  3. ¥69.00
    编辑严选
  1.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编辑严选】S
  2. 说起富达基金,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超级明星彼得·林奇,在执掌富达麦哲伦基金的13年中,林奇将旗下资产规模从1800万美元奇迹般地发展为140亿美元。 不过现在,投资专家们更关注乔尔·蒂林哈斯特的一举一动。他不仅是林奇亲自选定的衣钵传人,更保持了惊人的近30年的成功选股纪录。1989年,蒂林哈斯特创建了富达低价股基金,从那时起到现在,该基金年平均回报率高达13.8%,规模成长到了400多亿美元。 蒂林哈斯特记忆力惊人,说起基金持有的900多只股票,都可以如数家珍。彼得·林奇称他为投资界“最会翻石头的人”,他独具慧眼,在30余年的投资生涯中,总能挑选出长期上涨的股票。 证券市场永远充满不确定性:突发的新闻可能对行业造成沉重打击;狂热的情绪可能会扭曲市场的状态;不称职的CEO可能将公司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也会措手不及。如何才能在不确定的市场中保持理性,在逆势中保持坚守的勇气? 蒂林哈斯特在《大钱细思》中展示了自己多年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方法,以及穿越数个周期、取得长期成功的经验。不仅如此,他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看似简单但至关重要的投资决策步骤。 凭借长期投资理念的坚守、强大的研究能力,蒂林哈斯特已成为市场上让人不能不仰视的人物,他还将在未来续写他的投资传奇。 目录 推荐序一 投资界“最会翻石头的人”(彼得·林奇) 推荐序二 逆势勇气造就投资的深远(丘栋荣) 推荐序三 大钱小思者胜(杨天南) 推荐序四 价值投资的知易行难(朱昂) 译者序 致 谢 导 读 大钱想得小(陈达) 第一部分 投资心理 第1章 一个疯狂的世界 3 第2章 决策偏差 23 第3章 赌博、投机和投资 39 第4章 成功投资者的心理特质 52 第二部分 投资盲点 第5章 投资的常识 65 第6章 简化你的投资 78 第7章 自下而上,细微入手 92 第8章 中国的牛市 114 第三部分 诚实、有能力的受托人 第9章 与众不同的公司 129 第10章 货真价实的公司 139 第11章 警惕金融欺诈 158 第12章 会计标准的缺陷 176 第四部分 赚得多,不如活得久 第13章 企业的生命周期 195 第14章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212 第15章 科技股票和科幻小说 226 第16章 多少债务才算多 247 第五部分 价值几何 第17章 低价股一定会上涨吗 263 第18章 你想要多少收益 285 第19章 判断价值的艺术 301 第20章 双重泡沫困境 321 第21章 投资的两个方向 340
  3. ¥89.00
    编辑严选
  1. 高绩效的HR:未来的HR转型 【编辑严选】S
  2. 本书采用理论、实证调研与企业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HR个人与HR部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 要成为高效能的专业人士,HR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又应该做些什么? 2. 要助力业务成功,HR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又应该做些什么? 3. 要提高经营绩效,HR部门应该关注什么? 高绩效HR不仅需要具备HR的专业功底,更重要的是还能深度探讨企业运营所处的商业环境、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以及经营战略。 本书基于尤里奇30年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高绩效HR需要以由外而内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所以,本书给HR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成为“战略定位的核心参与者”,掌握四个阶段(理解业务基础、贡献并参与构建战略、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一致、预测外部趋势),扮演好三种角色(讲故事的人、解读战略的人、推动战略的人),从而帮助组织赢得未来。 目录 赞誉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下一代的HR 1 第2章 探索和发现 21 第3章 战略定位的参与者 54 第4章 可信任的活动家 77 第5章 组织能力的构建者 101 第6章 成功变革的助推者 122 第7章 HR创新与整合者 147 第8章 信息技术的支持者 172 第9章 自我发展:成为专业的HR 190 0章 打造高效的HR部门 213 1章 结论、启示与建议 235 附录A HR专业人员胜任力培养方案 247 附录B HR专业人员胜任力自我评价 260
  3. ¥69.00
    编辑严选
  1. 小IP定位——高价值私域流量的秘密编辑严选】S
  2. 私域流量的本质,是指属于“你”的流量。私域流量不在于辐射面有多广,而在于有多少高价值的人信任“你”。流量和转化都是为“你”而来的。本书深刻地告诉我们,可能今天私域流量的主要载体是微信,但从长远看,私域流量的真正载体是“你”。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做好“你”的小IP定位。 本书内容是作者深耕私域流量多年,深度帮助近千名私域流量主找到小IP定位的精华,并融合人性、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结合小IP定位实战经验,真正帮助你认知自己的优势,找到可以落地的定位,快速扩大影响力,引爆你的私域流量。 适用人群:私域社群主、公司创始人、社交电商从业者、电商运营、知识服务者、自由职业者。 目录 第一章 机遇!这是提炼自我就有收入的时代 1.1 剥去“私域流量”的外壳 / 2 1.2 个人IP往左,小IP往右 / 15 1.3 闻圈识女人,机会只有三秒钟 / 26 第二章 小IP定位,私域流量的内核 2.1 至关重要的小IP定位 / 44 2.2 具有势能的小IP定位原则 / 58 2.3 我是谁 / 66 第三章 与众不同的小IP定位 3.1 三个闺蜜定位法 / 76 3.2 成交倒推定位法 / 87 3.3 职业技能定位法 / 97 3.4 兴趣爱好定位法 / 113 3.5 “第一”定位法 / 126 3.6 领袖定位法 / 138 3.7 星座特质定位法 / 148 第四章 强化你的小IP定位 4.1 名字是你召唤粉丝的咒语 / 168 4.2 符合定位的场景式头像 / 178 4.3 头衔:定位的权威展现 / 187 4.4 高价值私域社群的定位 / 199 4.5 定位验证:具有穿透力的小IP海报 / 211 第五章 阶段性升级你的定位 5.1 升级定位的重要性 / 218 5.2 三步升级你的小IP定位 / 228 5.3 全面升级:小IP定位矩阵 / 243 5.4 延伸到公域流量的小IP定位 / 253 5.5 企业化视野:小IP员工矩阵 / 268
  3. ¥49.00
    编辑严选
  1. 全屋整装:高利润运营手册
  2. 整装,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整装也不是一道轻易可以跨过的坎。很多行业人士对整装有蜂拥而至的、有冷眼批判的、也有视而不见的。但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整装,整装事实上存在着、发展着。 本书是全面、深度、系统解读整装运营实操的第一本教科书,是橱柜、衣柜、全屋定制、家装企业和经销商转型整装必读之书。 这本书是基于尚品宅配·圣诞鸟整装的实战总结,从趋势篇、模式篇、需求篇、产品篇、建店篇、体验篇、团队篇、运营篇、获客篇、用户篇十大维度解决实际问题,是0到1极具操作性的整装指南宝典。
  3. ¥88.00
    识干家自营
  1. 门店销售冠军复制系统:打造人人高业绩门店
  2. 本书围绕门店型企业如何打造可复制的销售冠军系统进行阐述,不再依赖野生生长的销售冠军,把销冠思维标准化、工具化、傻瓜化,使企业能批量复制销冠团队。 凡是门店型企业都可以使用,比如服装门店、牙科诊所、房产中介、美容门店、建材门店、专科医院、药店、眼镜店,等等。 本书是专门为初具规模、想要进行批量裂变的连锁门店企业撰写的系统工具书,应用本书的方法,读者可以在建设自己的销冠培养体系,短期内实现业绩大幅持续增长。 本书不是给销售人员看的,而是给门店企业的总裁、高管看的。打造销冠复制系统主要四个步骤: 给予员工销冠思维模式的100分的标准; 利用销冠孵化器赋予员工成为销冠的能力; 用数字化业绩改善会发现和解决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去推动员工成为销冠; 使用三高激励给员工以动力,让他们有意愿很主动的去执行标准。
  3. ¥68.00
    识干家自营
  1. 医药电商新零售:抓住医药流通千亿市场
  2. 随着移动医疗这个大品类的发展庞大,以药企、药房为代表的医药电商也是市场细分的必然选择,医药电商拥抱新零售也必将成为大趋势。与百货电商相比,医药电商的发展还处在孩童时代,与百货电商相比,医药电商的发展还处在孩童时代,不过它依然无法逃脱被新零售“改造”的命运,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后,以阿里健康为代表的医药电商,越来越感受到了“新零售”带来的冲击力。 本书重点从医药电商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市场环境、产业布局、企业案例等多个方面分析不同的电商模式,结合其他产业电商的发展与演化探索我国医药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强行业人士对零售市场重要性的判断。
  3. ¥88.00
    识干家自营
  1. 与老子一起思考(道篇)
  2. 《老子》的注译与解读,首要在择定“文本”,否则是以讹传讹,注译更是错上加错,徒劳无益。本次注解,做了四个工作:考、释、译、论。 考,即考订《老子》原文的文本。以帛书乙本为基础,帛书甲本、郭店本、王弼本校正相关阙文,将确定后文本改为简体字,以方便今人通读原文,本书的字释中说明使用今字的来源。 释,即字意的解释,将老子每章里的重要字词,逐字解释,尤其注意还原该字、词在老子时代的意思,及在老子书中的意思,避免用佛教化以后的字义去误读春秋时代中国原生思想的老子。 译,即白话翻译,这是个费力难讨好的事情。我赞成得鱼忘筌,字释与白话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回到老子原文,而不是关注原文的注释与翻译。通过字释与翻译能够理解老子原文的读者,完全可以“过河拆桥”。 论,即解读老子的每章思想,这是每一个原典注解者的精髓所在,是考验每个注解者见识水平的凭证。每一家的论都不免有宣泄的情绪在,这是个好事:如果只是亦步亦趋注释原文,读者直接看原文的5000多字就好了,何必再去看一本2、30万字注解的厚书呢?自然因为议论的部分,本身也是一部“次生性原创”的著作。 本次注解,采用马王堆帛书乙本为底本。帛书本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帛书派原教旨主义者据此认为应该叫《德道经》,这种争执意义不大,老子的道与德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通行本《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篇(王弼本)沿袭已久,若无章节序号的对应,会增加读者的阅读困扰。 本注本存王弼本(即通行本)篇号,按帛书乙本顺序解读,每篇均标通行本(王弼本)与帛书本对应篇号,通行本章节编号放右边做备注,以方便读者查对。采用德篇、道篇各自单独序号、分册出版的方式,让德篇与道篇并行呈现。
  3. ¥58.00
    识干家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