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砍掉成本: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 【编辑严选】S
  2. 让利润增长的手段只有两个: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有效的手段就是开源节流,而节流――即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费用支出,是高成本时代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书针对当下形势,为企业家详细介绍了12种削减企业成本的方法,持续提高企业利润,即砍价、砍人手、砍机构、砍固定资产、砍采购成本、砍预算、砍库存、砍劣质客户、砍日常开支、砍会议、砍面子、砍刀入鞘。 目录 第一部分 企业家要勇敢地拿起刀来 / 001 在商场上,企业家们刀兵相见,没有武器,就是被杀戮的对象! 你不拿起刀,别人就会一刀杀了你! 1 企业家要刀枪并用 / 002 2 刀法让你获利更直接 / 007 3 企业家要克服的最大障碍 / 013 第二部分 削减成本只需学会李家12 式刀法 / 019 李家12 式刀法,即12 种削减成本的方法。这些方法不需要很 高的技术投入,但效果直接、立竿见影。那些想持续提高利润的企 业不妨一试。 第一式 砍价――慧眼识刀 / 020 1 使用财务人员的误区 / 021 2 “ 豢养”职业杀手 / 023 3 给杀手应有的地位 / 025 4 建立杀手“黑名单” / 026 5 只相信数字,相信制度 / 028 本章思考 / 031 ?第二式 砍人手――让每个人都能听到刀声 / 032 1 3 个员工只有一个是创造价值的 / 033 2 一个员工的成本是他工资的5 倍 / 034 3 请神容易送神难 / 035 4 人人头上一把刀 / 037 5 让你的员工无处可逃 / 039 6 每个员工都要佩把砍刀 / 042 7 10?1>10 / 044 8 令人生畏的电网 / 046 9 低工资+ 高绩效= 高利润 / 050 本章思考 / 052 第三式 砍机构――快刀斩乱麻 / 053 1 不要一个人站在高处 / 054 2 要巨人不要侏儒 / 056 3 砍掉专职的副总经理 / 057 4 把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 / 058 5 清空你的办公室 / 061 6 瘦身是一场大革命 / 064 7 砍机构要巧借外力 / 066 本章思考 / 069 第四式 砍固定成本――手起刀落 / 070 1 购买固定资产,你要承担“七宗罪” / 071 2 资本性开支是旋涡 / 073 3 把生产线建在别人的厂房里 / 075 本章思考 / 077 第五式 砍采购成本――借刀杀人 / 078 1 磨尖你的刀,越尖越好 / 079 2 竞合时代,“不战而屈人之兵” / 080 3 鲇鱼是你借来的刀 / 082 4 供应商的选择是中心任务 / 085 5 让采购员和供应商保持对立 / 086 6 永远做供应商眼中的“坏孩子” / 088 7 签约前砍价的4 个必杀技 / 090 8 供应商是你的共赢商 / 095 9 给采购物品以不同的待遇 / 097 本章思考 / 098 第六式 砍预算――刀刀紧逼 / 099 1 设立预算制度 / 100 2 利润是要求出来的 / 102 3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 / 104 4 预算是被逼出来的 / 106 本章思考 / 108 第七式 砍库存――刀走偏锋 / 109 1 做到零库存,你所向披靡 / 110 2 要市场不要工厂 / 115 3 要么客户买单,要么你买单 / 116 4 告诉你一个最低的存货标准 / 117 5 降低企业库存的细则 / 119 本章思考 / 122 第八式 砍劣质客户――见人下刀 / 123 1 无限地满足客户就会破产 / 124 2 劣质客户坚决封杀 / 126 3 应收款不小心就成了“阴收款” / 128 4 对客户授信要苛刻 / 130 5 对欠款客户毫不留情 / 133 6 促使欠款的客户迅速付款 / 136 7 对小客户只能说“对不起” / 139 8 新客户的成本是老客户的5 倍! / 141 9 服务决定成败 / 142 本章思考 / 143 第九式 砍日常开支――刀下在每一个细节 / 144 1 浪费无处不在 / 145 2 电话管理细则 / 146 3 公车管理细则 / 147 4 办公设备管理细则 / 148 5 办公费用的其他管理细则 / 149 6 所有开支按人记账 / 151 7 吃鲍鱼的账记在员工的头上 / 152 8 差旅费里时间是最大的成本 / 154 9 要管家婆不要败家子 / 155 10 别让员工和成本魔鬼结盟 / 156 本章思考 / 157 第十式 砍会议――刀刀索命 / 158 1 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 159 2 会议是时间成本的大敌 / 160 3 把会议搞成限时演说 / 161 4 不要用文件互相折磨 / 163 5 管理好你自己的时间 / 165 本章思考 / 168 第十一式 砍面子――挥刀自宫 / 169 1 大企业是怎样炼成的 / 170 2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 172 3 华而不实是企业的悲剧 / 173 4 奔驰和大办公室带不来利润 / 175 5 带最少的人出去 / 177 本章思考 / 178 第十二式 还刀于鞘――心中有刀, 手中无刀 / 179 1 用成本领先战略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 / 182 2 用商业模式整合你的成本结构 / 184 3 用技术创新凸显成本优势 / 187 4 用流程再造改善成本构成 / 190 5 用规模经济压低单位成本 / 192 6 用人力资源建设有效降低时间成本 / 193 本章思考 / 194 第三部分 刀法要以内功做辅助 / 195 12 式刀法已经授完,但还没有结束。下一步,你就要对自己提 出更高的要求了。 内功一 手握财务3 张表 / 197 1 看清楚你的财务地图 / 197 2 分清什么是魔鬼,什么是天使 / 200 3 抓住你的生命线 / 202 内功二 心念数字百分比 / 205 1 把数字和百分比放在心上 / 205 2 运营能力 / 207 3 获利能力 / 208 4 偿债能力 / 209 内功三 轻舟漫泛现金流 / 211 1 编制现金预算 / 211 2 不要见到大单就心动 / 213 3 早收款晚付款 / 215 4 多租少买 / 217 5 现金不是越多越好 / 218 6 抵住现金的诱惑 / 219 7 不要轻易放出你的现金 / 220 内功四 横刀立马万人敌 / 221 1 企业家对待财务的3 种错误态度 / 221 2 该专管的专管,该外包的外包 / 223 3 建立财务管理体系 / 225 4 目标控制法 / 226 5 财务人员必须听话 / 227 6 把“一支笔”变成“多支笔” / 229 第四部分 给企业家的4 个建议 / 231 竞争要求企业家是一个全才。你不需要成为财务的专才,但你 要随时保有意识,用商业思维模式去思考。 1 企业家要有财务思维 / 233 2 财务先行 / 234 3 奖励高手,奖罚分明 / 236 4 养成反向思维模式 / 238
  3. ¥59.00
    编辑严选
  1.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编辑严选】S
  2. 创新是企业家的标志。激烈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技术让人们深信不疑创新的重要性,但关键问题是,该如何进行创新? 如果你懂得在哪里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你就能系统化地管理创新;如果你懂得运用创新的原则,你就能使创新发展为可行的事业。 这就是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为我们揭示的重点。 如何寻找创新机遇?将创意发展为可行的事业有何原则和禁忌?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使机构成功地孕育出企业家精神?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机构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赢得市场? 德鲁克在经典之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并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目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珍妮·达罗克) 译者序 序言 引言 企业家经济 / 1 第一部分 创新实践 第1章 系统化的企业家精神 / 25 第2章 有目的的创新和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 / 36 第3章 创新机遇来源一:意外事件 / 45 第4章 创新机遇来源二:不协调的事件 / 68 第5章 创新机遇来源三:程序需要 / 81 第6章 创新机遇来源四:产业和市场结构 / 90 第7章 创新机遇来源五:人口统计数据 / 105 第8章 创新机遇来源六:认知的变化 / 118 第9章 创新机遇来源七:新知识 / 128 第10章 聪明的创意 / 156 第11章 创新的原则 / 160 第二部分 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第12章 企业家管理 / 171 第13章 企业家企业 / 175 第14章 服务机构的企业家精神 / 206 第15章 新企业 / 218 第三部分 企业家战略 第16章 “孤注一掷” / 241 第17章 “攻其软肋” / 253 第18章 生态利基 / 268 第19章 改变价值和特征 / 281 结论 企业家社会 / 293 推荐阅读书籍 / 309
  3. ¥89.00
    编辑严选
  1. 这样打造大单品: 案例·策略·方法
  2. 本书第一章重点阐述在超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打造大单品必然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并进一步详细讲述了大单品的定义、六大特征,以及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战略意义,帮助企业梳理出打造大单品的路径和策略。 第二章至第十四章共计十三个章节,囊括十三个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案例,即白酒、华为 Mate 系列、老板电器、恒大冰泉、金冷汽车制冷剂、手机行业、美的太阳能热水器、江小白、长城哈弗 SUV、霸王洗发水、江中猴姑饼干、999 感冒灵、毛铺苦荞酒等。从不同角度详细剖析、总结了这些品牌厂家打造大单品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其中有一部分是迪智成咨询服务过的企业的真实案例,希望给予众多的企业和企业家等读者一些启示和借鉴。 本书最后一章,对于有些企业在大单品成功后,出现迷茫和困惑,发展徘徊不前,重点对这些企业如何改变思维、如何华丽转身、如何找到营销升级的方向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帮助企业厘清持续经营的思路与方法。 本书是迪智成团队在特定时期对于大单品的初步认知与解读,随着时代的变迁,未来大单品的战略意义和营销模式一定会随之变化和升级,我们也将持续关注、研究与总结,以期给予读者更多的启示。
  3. ¥98.00
    识干家自营
  1. 成为敏感而体贴的公司
  2. 你是否身处一个艰难的、互害的、冷漠的商业世界? 人心都是一样的。你的自私心,别人也完全能感受到。 未来有竞争力的企业,一定是那些敏感而体贴的公司!因为,他们得到了人心。让我们从人性、人心的角度去观察企业及其运作,耐心体会人们内心细微处的活动,不断丰富产品、服务中的精神因素。 爱和正义从来都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只不过我们没有认真思考过而已。 一个小气、自私、狭隘的企业,绝不会去做为消费者创造最大价值的事情,它迟早会被消费者和员工抛弃。只有当企业告别自私、野蛮,转向善良、爱,才会赢得消费者的爱戴、信赖、追随!
  3. ¥98.00
    识干家自营
  1. 有意识的思考:轻松化解问题的7个思考习惯
  2. 你是否有过,自我欺骗? 欺骗自己,也是不诚实吗? 你是否曾被自己的思考吓一跳? 原来,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习惯是如此扭曲、变态。 如果“是的”,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你瞥见了真理之光! 看不到事实与本质, 并非由于我们不懂逻辑或缺乏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而是受制于头脑中固有观念、思维模式的局限。 即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固有观念投射出的表象, 它们覆盖在事物的真相、本质之上。 本书讨论的正是,如何对头脑中固有观念保持觉察, 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和活动,从而超越它们的局限。 这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 在了解到“自己”正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关键障碍之后, 你就走上了超越自己头脑里的观念的道路。 一边阅读,一边观察自己的内心, 真正的思考,即有意识的思考,就从此刻开始!
  3. ¥78.00
    识干家自营
  1. 像美国人一样讲话:地道美语800句
  2. 本书包括了在美国最常见,也最常用的800句习惯用语表达,其中还包括了少量常用俚语表达,所有的表达都配有中,英双语解释,以及场景例句支撑。 并且,本书还配有文字和视频的双向讲解,读者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来更好地记忆,还可以根据视频讲解来更好地进行模仿练习。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讲解都会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表达的含义,以至于在将来更贴切,熟练地使用出来。 本书也许是唯一一本既提供知识内容,又直观地提供记忆方法的一本实用外语书籍。
  3. ¥66.00
    识干家自营
  1. 产品开发管理:方法·流程·工具
  2. 本书结合超过300家企业的实际研发管理方法,总结企业常见的研发管理的问题,创新提出新的产品开发流程设计方法,同时通过大量表格的方式介绍和总结研发各专业的常见的问题,流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模板,简单、实用,强调“实战”,力图让读者可借鉴、可学习、可快速上手。 本书历时2年半编写完成。编写过程中笔者走访企业客户一线,与企业高层、研发高层、中层和一线工程师深入沟通,了解不同角色人员的需求,整理成文。希望对读者有帮助。 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类型的产品开发差异较大,产品开发过程中又需要多专业协同开发,每个行业每个专业都想达到对应的深度非常不易,所以本书有不足的地方欢迎随时联系笔者,让我们共同为中国创造贡献一份力量。
  3. ¥168.00
    识干家自营
  1. 比日本工厂更高效系列三本套装
  2. 比日本工厂更高效系列三本套装: 《比日本工厂更高效1:管理提升无极限》 【精彩观点】 警惕管理中的“习惯性失败” 老板和员工要放下博弈 一个美好的持续改善故事 如何留住一线员工 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复杂 《比日本工厂更高效2:超强经营力》 企业要获得持续盈利,最根本的就是开源和节流,即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绩效改进要从战略落地开始,企业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经营计划以及确保计划顺利实施的各项管理指标,使之切实可行,即企业就必须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全面创新经营架构。 《比日本工厂更高效3:精益改善力的成功实践》 面对现实存在的困难,仅仅期待某个“金点子”,期望获得 “政策支持”,等待经营形势“逐步好转”,显然是十分错误和不合时宜的。 为此,书中建议管理者必须快速行动起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观念的转变:管理理念的更新。 ◎方法的学习:革新与改善手法的学习。 ◎快捷的行动:持续开展生产和管理革新改善活动。
  3. ¥168.00
    识干家自营
  1. 洞察力:让营销从此直指人心【编辑严选】S
  2. 《洞察力:让营销从此直指人心》以“用户洞察”这一国内营销领域与广大从业者正空前关注、却十分缺乏高质量理论指引的行业痛点为基础,内容精干、紧贴实践、趣味性高,相信会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从业者、各领域创业者乃至于想在本职工作中实现突破的广大年轻人带来巨大启发。 全书的核心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以如何在全新信息交互方式崛起的“互联网+”时代,开展卓有成效的消费者研究与用户洞察为重点,结合作者多年来丰富的实战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消费者研究、用户洞察的手段、方法及操作要领;第二部分内容则以作者原创提出,在行业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发现营销理论 为主干,沿着“用户洞察”的主线,融入众多极具启发性、故事性的营销案例,系统而全面地讲解了从创新用户价值到创建用户认知的营销策略方法。 目录 01· 洞察力——品牌营销的第一原理 1.1 营销近视症——为什么品牌跳不出平庸 /2 1.2 价值感知说——看清营销的完整轮廓 /7 1.3 洞察任务论——创新营销的实时导航 /18 02· 试着去洞察——首先明确“找什么” 2.1 认知洞察——看清用户眼中的自己 /30 2.2 行为特征——由表及里的价值发掘 /37 2.3 用户需求——来自意识深处的答案 /44 2.4 感知方式——决定传播的胜负手 /59 03· “洞察工具箱”的正确打开方式 3.1 潜意识——影响洞察的关键心理因素 /66 3.2 二向三法——“看”“问”“试”的艺术 /72 3.3 品牌观察体验——对生活的用心感悟 /78 3.4 调查问卷——最不简单的“简单”方法 /84 3.5 焦点小组——用直觉追求“感同身受” /97 04· 行动吧!——从洞察设计到决策建议 4.1 洞察定义——先要学会“需求问诊” /110 4.2 洞察设计——“观点·假设”至关重要 /116 4.3 洞察报告——找出最佳“叙事结构” /123 05· 价值发现——所有的事情是一件事 5.1 自我探索——寻找意念迸发的一瞬间 /132 5.2 薪尽火传——在流变世界中找到不变 /137 06· 价值表达——一切只为传情(价值)达意(认知) 6.1 基于“五感”——用一个声音说话 /144 6.2 品牌名称——追求让用户“一触即知” /151 6.3 意象——将内心“发现”存成画面 /161 6.4 Slogan与Tagline——在“品牌三境”中斟酌修辞/166 6.5 视觉表达——因形会意的品牌设计 /175 6.6 产品与品类——地位显赫的“表达体” /185 6.7 原生内容——用“文化原型”激活群体意识 /192 07· 价值交互——更有意义的用户关系 7.1 沟通触点——触动用户的1001种可能 /210 7.2 可沟通性——创造卓越的沟通体验 /217 7.3 差异化沟通——“关键少数”驱动品牌 /221 7.4 用户参与——发展更有意义的用户关系 /226 08· 价值植入——以“心”为本 构建认知 8.1 两种商业思维对营销的影响 /236 8.2 “心—感—知”的认知构建原理 /243 8.3 P——品牌传播的原则指引 /255 8.4 T——传播问诊与策略四算 /268 8.5 C ——品牌大创意与常规创意 /279 09· 价值交付——持续创新用户价值 9.1 净化品牌的营销减法 /300 9.2 用作品心态点亮用户生活 /307 参考文献 /314 关于“发现营销” /317
  3. ¥68.00
    编辑严选
  1. 新互联网时代招聘实战
  2. 本书以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主线,从“寻才→识才→辨才→控才”四个方面,帮助读者用系统化思路把这些招聘套路解开,把坑填上,引导更多有识之士进入招聘领域进行深造,用真诚和专业来化解招聘带来的疲惫,以最终达成多赢的目标。 HR工作者要想做好招聘管理,“寻才→识才→辨才→控才”这四个环节需要紧紧相扣,缺一不可。作为招聘类书籍,作者对本书的定位和希望体现的主要特色是以招聘实战为主、技巧为辅,为广大被新互联网时代的招聘工作困扰的HR、猎头和用人部门面试官提供一本桌面工具书。
  3. ¥69.00
    编辑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