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真义”,在本章做了清楚明白的界定:最大的德性,就是完全遵从道的要求,而且要唯一不二,亘古不变。这就是老子道德关系的根本定义。周朝灭商,靠的是以德为本,即所谓失德者灭,有德者兴,这是周族“以小邦御大邦”,建立新王朝的根本依据,即政权合法性的基础。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尚书·召诰》)。老子作为周王室的宗亲与官员,却明确提出德不是最高的合法性来源,而是道决定德,这是古代政治思想的一次颠覆。中国历史的实际进程可以看到,在每一次改朝换代的原因背后,都是以指责对方无德为理由,以有道者自居确立新政权的合法性。通观老子全篇,有恒德、玄德、上德、下德、广德、有德、无德等多种修饰定语,是从不同角度对“德”给予界定,恒德是指恒久不变的德性,玄德是指幽深微妙的德性,上德是指最高等级的德性,广德是指无所不包的德性,孔德的意思则是指最大的德性。何为大?大者,泰也,最顶端、最大、最好的意思。最大的德性,都是“惟道是从”,其他的德性,自然就应该高山仰止、自动向“孔德之容”学习靠拢。在《老子·德篇》已经阐述过,德是老子之前西周到东周的主流意识形态,从周王室到诸侯国,德之有无是判断兴衰祸福的根本标准,孔子更是以“吾从周”的态度,全面继承了“崇德论”,以致经过后世儒家的演绎、发展、升华,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意识形态的根本标准。要在老子时代及其后中国历史长河里,崇德论与崇道论的分化、联系、演变,才能对老子提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一观念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命运,有更具历史纵深意识的洞察。中国思想史(春秋而下至今)的基因里,对于老子道论的误读、扭曲、漠视,是造成中国思想基因失去足够内在批判性、反思性,乃至造成思想矮化的根本原因。通观中西思想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到,在人间的德性之上,如果没有对更高的道的追求,包括对道的逻辑的解释的分歧、争论(甚至战争),而是将现实君主的有德、无德作为解释社会秩序的根源、兴衰祸福的依据,这样的思考是流于肤浅的,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根本问题。前面引用尤锐在《展望永恒帝国》里的看法,中国古代思想没有一次质疑过这一帝国政治体系的意识形态基础,就是指儒家崇德论的问题。而老子思想的颠覆性、逻辑可能性,在后世内外部注释者的扭曲、误解里,失去了原有的锋芒。
无论是纵向并购、横向并购还是多元混合并购,在大多数人看来基本是“大鱼吃小鱼”,即较大企业吞并较小的竞争对手或者其他产业的小规模企业。也许从表面上看,其在规模上是符合大鱼吃小鱼的特征。但是从并购交易双方对并购交易具体进程的推进而言,并非如此。至少从哈罗德·比尔曼所写的《对等合并:财务及管理金融简介》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企业决策的角度而言,在并购交易双方对基本的财务、会计及管理等金融专业及工具都熟练掌握并进行充分尽调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实质的信息不对称优势,从而基本能实现趋于公允的平等价值。本书作者哈罗德·比尔曼教授,不仅著作等身,而且在财务和金融领域也有着丰富的实践阅历。他曾在纽约培基证券公司任职金融咨询师,并为康宁玻璃公司等多家大型公司提供过咨询。而通过本书,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如何通过基本的财务、会计及金融管理专业知识及工具来判断某个并购交易决策是否能够达到或者已经达到了并购双方在并购前后趋于一致的价值,研究视角十分新颖独特,摒弃了大多数学者对财务金融探讨的老旧套路,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可以说,这是一本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著作。作者从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一概念及其计算出发,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如何使用不同方法计算资本使用的成本,并巧妙地导出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及利润表与其他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接着,又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并购交易融资中非常重要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购交易融资方式决策的基础)及并购交易中的其他相关财务工具。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有意避免了比较复杂的模式,而是化繁为简,逐渐构建起完整的问题分析体系。因此,本书也非常适合学习财务和会计课程的学生及对并购主题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本书还是一本含金量颇高的实用并购知识读物。书中对分析模式和方法做出了最有益和最贴近实际的强调和展示,而非停留在纯理论的探讨上,最终则是为了落脚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在作者哈罗德·比尔曼看来,公司在本质上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决策执行主体,而公司管理层则是公司决策的制订者,其将根据公司所处的竞争地位来决定公司时间及货币的配置。几年前,重要的管理人员可能更多会在经验、判断力和直觉的基础上做出重大决定,而现在高层管理人员们越来越坚持在做出决策判断之前对财务信息进行正确分析。正是基于这一点,作者时刻不忘强调财务技术和金融模型在当今商业环境中的正确应用,在书中不仅介绍了基本的概念术语和分析方法,而且还阐述了并购会计和金融领域中存在的大量复杂性问题,以及现实世界对其的各种约束,希望帮助有需要的读者提高做出良好决策的可能性本书主题鲜明,重点尤为突出,其中最为关注的便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因为企业的现金流从公司成立伊始,即贯穿企业的融资、投资及分配的各项决策之中,而现金流的有效分析有赖于财务会计报表。此外,作者还反复强调,财务会计报表不仅是企业运营结果的反映,也是公司管理层为履行勤勉义务而做出企业融资、投资及分配决策的参考基石,更是管理层决策执行情况的评估基础。从财务报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及它是如何获得这种地位的。同时,书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解读十分言简意赅,直击问题核心,相信能让读者们大饱眼福。总的来说,本书所呈现的是非常基础性的财务、会计和金融知识。对于任何并购从业者而言,这些知识与并购法律基础知识一道构建了并购的地基。并购交易从业者和企业家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两部分知识中,一部分是宏观的产业发展历史、产业结构及政策的相关知识,另一部分是微观的、最基础的财务、会计和法律知识,而本书则是财务会计方面不可多得的一本。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自媒体平台的爆炸式增长,内容产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加上对网络内容监管不到位,由此使得网络环境乱象丛生。因此,要做好新媒体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在新媒体的内容发布上,要有安全意识。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约束自己的宣传行为,知道哪些内容、哪些词汇、哪个领域是不能触碰的。第二,在新媒体宣传上要对公司、新产品和服务非常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创作出符合企业新产品定位的内容,才能触发消费者的感觉,吸引消费者。第三,在新媒体制作上,要掌握多种技能的岗位。如文案写作、P图、运营、拍视频、抓热点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增强传播的效果。第四,在新媒体内容创作上,要关注消费者或用户需求。不断思考用户为什么看了我们的文章,为什么买了我们的产品,只有关注消费者或用户的需求,才能写出热点文章、干货文章和好的原生广告内容。第五,在新媒体运用上,要善于学习和交流。从市场上的竞品分析,从别人身上学习优点并借鉴和创新地运用到对自身产品的宣传上。小提示:在新媒体时代,单纯讲品牌、讲产品是没有人买单的,不管是图文的新媒体还是视频的新媒体,都是一个讲故事和讲价值的主战场,这就是内容本质发生的变化。
为什么有些销售人员能卖大单,而有些销售人员却卖不了大单呢?这得从两个层面分析,决定销售人员能不能卖大单的首要因素是销售人员的心态问题,然后才是销售人员的能力问题。销售心态问题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种心态是不敢卖,自己都觉得产品太贵了,面对高端客户的时候没有自信不敢推荐;第二种心态是不愿意卖,觉得做大单太辛苦,只要能成交就行,生怕推荐高端产品把客户吓跑了。案例分享:四川某县城金伯利钻石的一名经销商跟我交流了他的经验,店员敢不敢卖大单首先是心态问题,不敢向高端客户做销售,怎么办?他带着店员经常去五星级饭店吃自助餐、去高尔夫球场打球,通过这些活动,让店员意识到高端客户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儿女情长,从而激发店员的自信,面对高端客户的时候有沟通的话题。解决店员不愿意卖大单的问题,还是要靠考核激励。经销商老板可以设置销售大单奖、高端产品主推奖惩机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有经销商老板高度关注大单的销售,店员才会积极主动地实现大单销售。关于大单销售能力的问题,主要还是靠平时的训练。经销商老板可以组织门店大单销售的高手跟其他店员分享成功经验,总结大单销售的方法,在日常的销售情境演练过程中,加大对大单销售情境的模拟。要把所有的店员都训练成大单销售高手比较困难,在训练的过程中挖掘出具有大单销售潜力的种子选手,加以重点培养,然后让这些顶尖高手拿大单,自然事半功倍。案例分享:辽宁葫芦岛国森家具的导购员王×就是大单销售的典型代表。有一天,她接待了葫芦岛一名非常知名的女企业家李总,在电话跟单的过程中多次被李总拒绝,但是王×知难而上、坚持到底。李总答应了在周末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招待会结束给她10分钟时间交流。放下李总的电话,王×很兴奋:一定要把李总拿下,不为提成为荣誉而战。李总是葫芦岛第一女企业家,如果把她搞定就是葫芦岛第一导购员。在认真地研究了李总的个人爱好、生活习惯以后,王×以学生的装束出现在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她坐在第一排,等到记者招待会上李总发言的时候,就举手说:“李总,您讲得太好了,能再讲一遍吗?我记下来。”这样举了几次手,等记者招待会结束,李总主动走过来跟王×进行了交流,最后在王×店里订了几十万的实木家具。从王×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到大单销售的店员首先都有积极进取、迎难而上的激情与斗志,在多次遭到李总的拒绝后依然坚持给她打电话,而听到李总答应跟自己见面的消息后,不是为了提成而是为了荣誉而战。所以,大单销售的导购员都有很强烈的企图心。其次,王×为什么会以学生的装束出现在李总面前呢?因为她认真地研究了李总的个人爱好、人生经历,知道李总读书时的种种艰辛,以这样的形象出现更容易赢得李总的好感,大单销售人员必须花足够的时间研究客户、了解客户,在接触客户前做足功课。最后,王×在李总的记者招待会上多次举手,说李总的发言对自己非常重要,让李总感觉很舒服,每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和认可的心理需求,高端客户也有这样的需求,王×的举动赢得了李总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