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执大象究竟所指是什么,能够有“天下往,安平泰”的大用呢?老子已经说得很明白,是老子圣人王的理想国:不管你是善人或者不善人,圣人都能让你得其所哉,共享“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的生活。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德篇第12章)。这样的“圣人之治”,当然是天下人都乐意前往,而且来到这里,可以“安平泰”,生活安宁(安),没有战争(平),相处和谐(泰)。老子在本章里所说的天下往的圣人国,是比后世“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所谓盛世更理想的天下,即乌托邦与共产主义社会所描述的理想社会:首先是实现康德所谓的“永久和平”,即善战者不武,为而不争,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其次是实现莫尔所说的人人和睦相处,而不是霍布斯的“每个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利维坦)状况,即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三是实现亚当·斯密社会分工与有效产出的经济体,即“无弃物”;第四个特征是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是所有人自由的前提”的没有压迫的治理体系,公平(各取所需)的社会分配系统,即“无弃人”: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道篇第27章)。第五是在物质文化发达之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生态圈,即道法自然。人类在波普尔所说的“世界3”(即人类精神产品之总和)世界里,发挥理性的探索,感性的经验,灵性的创造(即席勒所说的“神圣的游戏”),即“复归于婴儿”。这个历代哲人倾其智力、劳其心力乃至苦其筋骨生命追求的人类社会,正是因为其理想,正是时代的民族、国家、人民还没有达到理想社会的标准,才更需要不断阐述这个理想,不断传播这个理想,让更多的人原意主动接受、认同、追求这个理想,人类才能最终走向美好。在此追求之路上的每一步进步,都是宝贵的、有价值的。无弃人,无弃物,这样的世界怎么不会“天下往”呢?不仅天下往,各种各样的人来了,善人也好,不善人也好,甚至“为畸者”,老子的理想之治里都有所考虑,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要往而不害,而不是来了、聚到一起就互相争抢、钩心斗角。怎样对待邪恶?老子当然知道有邪恶,老子的解决思路与孔子是一样:抓根本,即抓“人”,而不是抓“物”。解决人的问题,就解决了世界的问题。老子、孔子、佛学、基督教,古今中外的所有思想,都很明确要首先解决“人”的问题。近代以来增加了更多的制度性解决方案,从孟德斯鸠到马克思,从大宪章到美国制宪会议。孔子认为要天下归仁,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就能实现(或回复到)大同之世。老子相信“为畸者”是少数(恒有司杀者杀之),不善者是暂时的(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最终天下人都会“自宾”“自化”“自均”“自正”“复归于朴”(自朴)。
在西方思想史上,味并不是物之独立自存的属性,而是与人的特定感官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属性,如洛克把气味归结为“第二性质”。但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对于“味”,我们见到的是完全相反的看法。在《尚书·洪范》中,有一段对于“味”的经典而影响深远的表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味”是“五行”“作”(作,发也,生也)出来的,它们就是“五行”的“性”。以下对此说得更明白:水味所以咸何?是其性也。(班固:《白虎通·五行》)咸由水发(作),即水之性。我们要注意的是,某一类味是由特定种类的事物所生发(生,作)出来的,它是这些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具体事物同样有五味之别。同一种物,在不同时候表现出来的味也是不同的。“味”即“性”,“性”即“味”。《神农本草经》以来医家多用“性味”324一词,其因盖在此。医和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左传》昭公元年),也是强调“五味”的客观性质。“味”是客观的“气”的一种存在形式,每种事物都有其不同的存在形式,因此也就有不同的“味”。“味”即物,物即“味”。“味”是事物最重要的特征,或可称“味”为物之性,即物的本质特征325。以“味”辨物的观念在传统药学、农学中影响深远,在中药理论中依靠“味”(气味)来识别、确定物是很普遍的做法,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就叫“一味”。以味辨物观念进而影响到文化的其它层面326。由此塑造了“以味论道”、“以味论诗”、“以味论乐”、“以味论人”等立体文化结构。人的意味成就了“物”的观念,所以,此“物”显然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所关注的“实体”意义上的“物”。“物,谓凡物可以养人者也。”(焦循:《孟子正义》)“物者,身外之物,有象于己。”(《毛诗正义》)“不诚无物”(《中庸》)“心外无物”(王阳明),这样的论断自“以味论物”经验结构看也不无道理。既然物的本质是“味”,而“味”通过视觉的“看”是无法把握的,那么,把握物的本质就只能通过“味—物”方式。“味—物”之“味”是动词,即尝味,知物就是知味。知味、解味即是去“尝味”:使物与人接,相互融合而无隔(与“看”不同)。尝味,味才得以出,就人来说,才能“得味”,即知物。“神农……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淮南子·修务训》)神农遍尝百草、以味辨物。辨物需要看、闻,但最重要、具有最终决定性质的是“尝”。这个经典传说展示了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独特性:知行都与味缠结在一起。今人钱穆对此亦有精当论述:“疑目视耳听,其与声色相接,显分内外。……惟口食,则所食皆化而为己有。故惟味,乃可继之以道。”327“耳餐”、“目食”皆非真正能知味者,知味得味必须去尝味,去与事物相融合,使事物进入人,人亦入得事物之中,入物方可得物之味。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孟子·告子上》)正常人“口”的结构、功能大致相似,借用金岳霖的概念,正常人的口可以有“正觉”,正觉之同嗜就是正味。有正觉有正味,所以,正常人都会有“刍豢之悦我口”的体验感受。反言之,有正觉就有正味,有正味就可以味辨物,以味来确定物的性质。当然,识味、知味必须经过专业的修习、涵养。只有不再急于进食的人而且有心尝味的人才能既使对象进入人,人又能进入对象,味才得以出,也才能得以知。“尝味”的这种超脱与自由性质在“玩味”概念中得到淋漓体现:“玩味”就是尝味者反复不断地品味对象(已经不是“所对”了),就是能够自由地出入,所谓“玩”就是人与对象自由反复的相互作用,物不滞人,人不滞物,两相即相融。当然,在中国文化中,“欲味”不单单属于“口”,而且属于精神层面的事情。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原文解释】一个人若才学出众,名望自然就大,人们佩服他,并不是因为他会说大话。 什么样的“才”才能长久?要有利于社会、企业、他人的“才”,才能让人觉悟、让人受益。假如一个人有才无德,那就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前文提到,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力依次为:人格魅力(德)、专业影响(才)、岗位权力(权)。虽然人格魅力影响最深,但在价值观错乱的当下,不是所有人都爱关注“德”的,而“专业影响”在企业中显得“更为现实”。所以企业里,有专业、有口才、有能力的人,自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追随。才学出众的人,名望自然就大。炫耀的都是一些小成绩,没有多少成就的人,生怕别人信不过自己;而真正的大德,或者获得很大成就的人,还何炫耀?“才“犹如瓶中之水,“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是很好的比喻。“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些人认为过时了,认为在当前即使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只想说,那还是酒不够香,酒真是香了,肯定会飘得很远。赝品,即使包装出来,名噪一时,也会迅速衰败。一个人的品德和能力如果到了什么都不必说,别人就很信任自己的时候,那才是最终的追求。 孔子出身一个很平凡的家庭,他一生追求圣贤之道,养成自己完美的人格,成为儒学祖师,被后人所景仰。我们现在学习他,也是因为佩服孔子的道德、学问。他有真才实学,能够让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受益。 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等,是中国IT企业的代表性人物,白手创业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几乎无人不知,成了很多人所敬仰和追随的典范。有才之人,名望自然就大,看看现在的微信,关于企业管理相关经验的,即使不是马云说的,也喜欢加上马云的图片,从这里也能看出“才大者,望自大”。 近代,不知道是不是从“大跃进”开始,喜欢说大话者很多,“吹牛不报税”成为人们的调侃。喜欢进行适当的“包装”,只强调能力而弱化劣势,还算属于说实话,但把一些“能力指标项”翻番甚至拔高几倍,那就太离谱了。吹出来的成绩和能力,在开始接触时,或许会让人佩服,但几次接触后,了解了真相,原来的佩服就会变成轻视。尤其是企业领导,自己一定要不断地提升,才能在团队里更好的领导员工。自己行为不能有偏颇,有德能和才干才能让众人服,这样团队才有凝聚力。一个人要想让别人看得起,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服,不是靠相貌和说大话,而是靠德行和才干!
1.学习意志力:学习意志力是人获取知识的持续程度、抗干扰能力、克服困难能力、与心理需求的匹配度、注意力等心理要素的综合行为表现。它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后天因素的制约。可视化探讨:业余爱好及其程度;职业倾向的专一度;(考察点可从简历上得到,如,跳槽时也换专业);专业技能的精深程度及时间跨度;(有的人有较好的专业水平,但用的时间超过了一般人所用的时间,再有,要特别注意区分经验与专业,熟练不等于精业。);对自己喜欢的事有无持续兴趣点;对与从事的行业或领域的信息的关注度等。学习意志力是学习力测评中仅次于学习驱动力测评的要素,它影响着学习的效果。2.学习方法:对此,似乎不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面试官们也会理解其精深要义。但是,有一句话是“越是熟悉的东西,往往我们越是不懂”,将我的认识拉了回来。学习方法影响着知识获取的效率,关于学习方法及如何提升学习效率,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今天我们要对人是否具备寻求学习方法的意向、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追求倾向,进行分析,以测评求职者捕获学习方法的能力。学习方法寻求倾向性要素的可视化探索:对事物深度理解存在兴趣;,如,可询问求职者:“如何理解‘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广告词?”通过回答来分析判断其是否有兴趣对事物深度解析的意愿,从而推断其寻求方法倾向性要素的强弱。不满足于现状;,可采用探询其对所从事工作是否在追求更高效率或更便捷途径的方法。如可问:“你从事的工作一年前是什么状况?”“现在的状况如何?”如果有变化则问其“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其回答的分析,评估其寻求方法倾向情况。改善性行为发生的频度;,让求职者列举自己认为改善成功,或最得意的改善行为的事例,通过事例的多少、频度来评判其寻求方法倾向性的强弱。知识获取的体系化程度;,碎片化的知识会使人更愚蠢,系统化的知识才能创造价值。学习方法得当的人,更喜欢对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不是随意捡“树叶”。学习方法寻求倾向性的测评,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也决不能忽视。不同理念观点的接纳度;,可以用“抬杠”的方法,对其观点进行驳斥,观察其反应。知识的创新与转化:,对获取知识的创新度要素与将知识转化成价值或效益的要素,简单来将就是知识的应用能力。其虽然是测评求职者学习力强弱的一项重要因素,但测评的方法相对简单,主要是看你工作有无创新,、业绩如何?。对此,我们可以从简历中寻找,也可以在面试时求证,这里不再赘述。对学习力三个要素的甄别不能单一而论,要进行综合分析,多角度求证,以提高测评的准确性。另外,面试官也可以通过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谈吐间所显现出的知识含量,与面试问题进行对比,进而佐证判断。
马克思说,实践出真知。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两个哲学原理,在老板炼成的过程中也是至理名言。而且相当重要的,当老板,就是做生意,做生意研究的是一个活的东西。研究活的东西,千万不能从理论出发,一切要从实践出发。活系统的源头,就是实践。实践便是第一真理。在华为,我们讲,要用行动去思考。在战场上,叫火力侦察。俗话说,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什么是行家,就是在实战中积累了经验的,就叫行家。当老板,最需要积累的,就是一手经验。因此,炼成老板的第一关,就是实践。笔者在给学员们授营销课时讲到智慧与勇气的关系,笔者有一个观点,就是有勇气的人才有真智慧。因为,实践出真知,而实践是需要勇气的,因此只有有勇气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智慧。老板要承担的是需要冒险的探索,以及价值系统的构建,这些都要有伟大的勇气。因此,各位想成为老板的准老板,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勇敢地实践,积累经验。而且要在关键环节上实践,当老板的关键环节,就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对于各位已经在当老板的,也要持续地在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实践。这种实践,可以是学习如何借力,也可以是亲力亲为,总之是要达到高效实践的结果。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TOC理论,它的核心观点就是,持续地改进系统的瓶颈环节,系统的效益就会越来越好。如果我们想当商业上的老板,我们要保持在商业领域里的关键环节进行实践。如果我们想当自己人生的老板,就一定要在自己想达成的方向上不断地、聪明地实践。实践是当老板的第一步,也是老板成为更好的老板的必然环节。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做老板的学问就是这样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与升华。实践是活系统萌芽的源头。
(1)转型培训转型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新任基层管理者转型培训、新任中层管理者转型培训及新任运营高层管理者转型培训,旨在帮助员工适应新的角色转换,提高岗位履职能力。①新员工入职培训是指针对新员工转型培训,旨在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认知企业文化,掌握基本技能,帮助新员工完成向核服人的转型。核服集团公司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新员工入职培训由核电服务培训中心统筹实施,每季度开展一次,各部门、业务中心安排新员工在试用期内参训。②新任基层管理者、新任中层管理者和新任运营高层管理者的转型培训由核电服务培训中心统筹安排在试用期内参加某企业党校(管理培训中心)(党校)白鹭系列转型培训。(2)管理及通用技能培训①管理技能培训指各级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以领导力为核心的管理技能、技巧类培训,重点提高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②通用技能培训指与各级员工、各级管理者本职工作相关的通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包括个人成效类、团队成效类和业务实效类三大系列课程。通用技能培训课程由核服集团公司根据实际需求在集团统一的通用能力课程体系中选择。③管理技能及通用技能培训由核电服务培训中心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统筹开展,选择培训方式,确认培训讲师、培训学员、培训课件、培训课时、培训地点及必要器材、培训时间、培训次数,制定专项培训实施方案,报核服集团公司总经理部分管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主要是指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力量,包括企业本身、渠道、竞争、供应商。渠道:新型渠道、细分化、扁平化、立体化目前正在发生的渠道革命,总趋势是朝着渠道更短、流通速度更快,流通环节更少、更直接,向顾客价值最大化的方向发展。渠道中的商流、信息流、物流之间的组合更加灵活。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渠道的崛起,使一切都可以虚拟化,网上零售、网上批发、网上拍卖、网上采购、网上配送、网上支付等新销售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其中,大型网上购物平台的快速发展蔚为壮观。2012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天猫单日销售额就超过200亿元,几乎等同于美国全国百货店单日销售额的总和。渠道进一步细分化,针对特定人群、特定区域、特定品类产品的细分渠道不断出现。例如,北京布鞋店等针对鞋、帽、发夹等专卖店渠道的壮大,反过来又促进了产品的进一步细分。渠道的扁平化程度提高,企业通过减少环节、缩短渠道,极大地降低消费者的购物成本,缩减销售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渠道结构立体化程度也在提高,互联网渠道逐渐成为主流。很多企业在保留传统渠道的同时,也纷纷加入电子商务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立体渠道。苏宁以前是纯粹的实体店模式,在京东的挤压下也在实体店的基础上开通了苏宁易购网络平台。与此同时,企业的渠道管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营销渠道内成员关系正由简单的商业利益关系向共赢发展的事业合作伙伴关系转变。以前,渠道成员都是独立完成各自的工作,渠道管理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较差,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很少或根本不重视长期合作,经常发生矛盾与冲突。效率最大化的原则促使渠道管理从交易型向伙伴型转变,由商业利益关系向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华润三九建立了商道俱乐部,除了日常经营对接外,还组织经销商在清华学习专门定制的MBA课程。竞争效率促使企业上游的供应商和制造商关系从博弈关系变为结盟关系,相互依存度增强,共同面对消费者、服务消费者。苹果手机不直接购买其手机各类软件内容,其营销模式成功地整合了内容提供商等多个相关产业价值链合作者,构建了高顾客黏度的产品销售及服务体验平台。竞争:系统竞争在市场环境变化下,企业的竞争情况也发生了变化。首先,竞争的定义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竞争不是单一产品与单一产品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与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行业上下游企业组织的一条价值链与另一价值链的竞争,是原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全面竞争。其次,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也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价格竞争转化让渡顾客价值最大化的竞争。企业要想真正赢得市场,就要全面、准确地洞察目标顾客的需求结构,创造出让人期待的顾客价值优势。例如,高铁与飞机之间的竞争,高铁凭借安全、快捷的优势取得了客户价值,从而获得了高速发展。最后,行业间井水不犯河水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传统行业间的高墙正在坍塌,竞争合作将是跨行业的规则。一方面,眼保健器械、眼保健食品、滴眼液等原来不属于同一个产品市场,现在相互之间却形成了激烈的替代性竞争。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价值诉求和渠道变化,也会出现相应的行业之间相互合作、共同面对竞争的情况,跨行业、跨界联盟就是常态的营销手段。例如,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不定期地联合促销,奔驰推出阿玛尼纪念版等。供应商:价值链双赢企业的竞争是企业组织的一条价值链与另一个企业组织的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该价值链的整合需要上下游的联动,而供应商则是产业价值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供应商和制造商渐渐从博弈关系转向结盟关系,相互依存度提高。企业需要把供应商纳入整个服务体系中,共同面对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在水产饲料行业,影响水产养殖效率有八大关键要素:水、种、饵、混(养)、密(度)、轮(换)、防(疫)、管(理),尤其是水、种、饵。“养鱼先养水”、“好苗不愁长”。海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给养殖户提供调水服务,提高了饲料销量。海大又通过收购、研发进入百万吨饲料级的南美白对虾、鲫鱼、草鱼等苗种领域,中科3号(黑鲫)是业内响当当的良种,拥有了“饲料+调水+良种”的产业价值链服务能力。
(一)对话场景某医药生产企业,客户包括甲和乙。对这两家客户,销售的药品品种相同,数量相近,客户甲售价较高。在进行客户价值分析时,客户甲名列前茅,而客户乙排名倒数。通过客户总监和财务总监关于此问题的争议,可以看到双方对成本的不同认识,揭示由于费用的乱分配,传统成本信息对客户政策造成的误导。(二)对话内容客户总监:客户甲给我们经常下达交期短的加急订单。为了按时交付,我们需要开临时协调会,改变生产计划,调整正常节奏,租用专门设备,安排突击加班,发生额外费用。这样明显给我们带来亏损的客户,怎么可能创造价值,居然还排进了前十?客户乙下达的订单比较稳定,相应的计划明确,生产有序,交付准时,费用也能得到有效控制。这样明显给我们带来赢利的客户,价值贡献怎么可能排名倒数前十?财务总监:我们的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生产批号可通过生产任务单关联销售订单,并可进一步关联客户。但我们的成本核算是面向产品的,而不是面向客户的。加急订单造成的额外生产费用,我们向产品分摊,不向客户分摊。因此,不同客户的销售成本,都是来源于相同的产品生产成本。这两家客户,销售的药品品种和各品种数量相差无几,因此销售成本是差不多的。但客户甲的药品售价高,因此销售收入较高,提供利润较多。客户总监:冤有头,债有主。加急订单造成的额外生产费用,应该由相应的客户承担,财务只向产品分摊,等于是让所有的客户共同承担。客户甲少承担了本该它承担的费用,客户乙多承担了本不该它承担的费用。财务这样的成本计算,导致贡献大的客户被认为贡献小,贡献小的客户被认为贡献大,对我们只会产生误导。
“呜---”的一声汽笛长鸣,一列绿皮火车缓缓地驶出一座北方小城,它带着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向中国的东南方向驶去。二十年前,22岁的杨大同第一次离开家乡,想要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车窗外,农田、树木、房屋、小桥、流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他却无心顾遐。耳边时时想起爸爸、妈妈临别时的话,“孩子,在家能生活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流浪,为什么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很多乡亲们去南方闯荡,过年的时候,个个风风光光地回来。从不服输的杨大同,也决定出去闯荡闯荡。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他与一个关系很好的老乡通了一次电话,他告诉老乡他要去找他。老乡吓了一大跳,立刻回答:“不行啊,大同,你不能来,这里虽然到处充满着机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但是大多数都落荒而逃了,我目前也是一无所有,我也帮不了你,你还是别来了。” 杨大同的心早已飞向那长满棕榈树的南方,倔强的他挂上了公用电话,头不回地去了车站。他认定了的事,一般人很难说服他。杨大同买了车票,一口气跑回家,跟爸妈说了他的打算。爸爸什么也没说,妈妈的泪水流过眼角,起身回屋里了。大约十多分钟,两眼红红的妈妈拿出20张10元的钞票,哽咽地说:“孩子,这是咱家一年没吃肉省下的唯一的一点积蓄,你带着吧,也许会有用得着的时侯。”杨大同默默的接过钱,坚定地说:“爸、妈,你们放心,我一定要赚到一万块钱,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旅客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是午饭时间,列车供应盒饭,有到餐车就餐的旅客请抓紧时间,祝大家旅途愉快!”播音员清脆的声音惊醒了沉思中的杨大同,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有的在吃方便面,有的在买盒饭,旁边的大妈边吃边自言自语:“哎,还是女儿好,这么多茶叶蛋,我能吃好几天啊。”对面一对情侣正笑嘻嘻地互相喂着巧克力,杨大同下意识的紧了紧裤带。一辆卖盒饭的车经过,他小声问道:“多少钱一盒?”“十元!”推车的那个三十多岁的胖女人冷冰冰地说道。接着她又提高了嗓子大叫一声:“要不要!”杨大同摇了摇头。她丢下一句:“看你也卖不起,穷鬼!”推着车继续吆喝着向车箱那头走去。                                                        车轮碾压铁轨发出有节奏的咔哒声,“列车前方到站,鹰潭车站,要下车的旅客请您做好准备,本次列车停站15分钟。”播音员的声音又一次的响起。鹰潭站是一个中转大站,站台上人群熙熙攘攘。 “盒饭两块啊,有菜有肉啊,快来买啊,快啊!”一个孩子的叫卖声传来,只见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拿着几盒盒饭,在车窗前来回走动。杨大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两块钱?心里暗喜,太好了。“喂,卖饭的,多少钱啊?”小孩用狡诈的眼神打量了一下杨大同,说道:“两块一盒。”“我来一盒”,杨大同从内衣口袋非常小心地摸出一张10元的钞票,把头伸出窗外,递给了窗下卖饭的小孩。小孩接过钱,拔腿就跑,很快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我的饭,我的钱,强盗!强盗!还我的钱啊!”任凭杨大同怎么样地叫喊,回答他的是一阵阵无序嘈杂的脚步声。“算啦,小伙子,出门在外,要警惕啊,你干吗不叫他先拿饭给你,或者一手拿钱一手拿饭呢,哎,要当心骗子啊。”邻座的大妈好心地说道。周围的几个也在劝他:“小伙子,在铁路的沿线这样的事数不胜数,第一次出门吧,小心哦!”杨大同一声不吭,眼睛盯着窗外。站台上有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推着小小的售货车正向这边走来,“火车要开啦,便宜的盒饭啊,十块钱三盒啊。”又是盒饭,杨大同瞪大了眼睛,上半个身子全伸出了窗外,只见售货车上整齐地摆着一排敞开盒盖的盒饭,每盒上面立着一个鸭蛋,还有几块鸭肉和青菜。有了刚才的教训,杨大同一手紧紧的攥着钱,一边说:“先给我盒饭,我再给钱!”“嘿嘿,好的,好的,十块钱三盒。”一个满脸微笑的小姑娘,麻利的从车上拿了三盒盒饭递给了杨大同,拿到了盒饭,他才放心地给了那个小姑娘十元钱。“呜……”火车又启程了,继续向前方开去。杨大同心想:这下我要好好吃一顿了。十几个小时没吃东西的他,的确是太饿了。当打开盒饭的盖子时,杨大同惊呆了,饭上的鸭蛋是一个立着的鸭蛋壳,几块鸭肉散发出阵阵恶臭,米饭也是馊的,三盒全部都一样。杨大同一下子从座位跳了起来,把三盒饭菜全扔出窗外,“骗子,骗子!”他象发了疯一样,不停的用双拳击打窗框,直到鲜血滴到座位旁纸箱上,他也浑然不知。“呵呵,年轻人,又上当了吧。十元一盒的你不买,花了二十元,啥也没买到吧。”不知什么时候火车上卖饭的胖女人来到杨大同的旁边,丢下几句嘲讽,又继续吆喝去了。杨大同目不转睛地盯着车窗外,一动不动。“大哥,你好象很久都没吃东西了啊?”对面那个吃巧克力的女孩拉了拉他的衣角问道。“没啥,我不饿。”杨大同赶紧回答她。“吃吧。”那个女孩递过来两块巧克力,“吃吧,一个人出门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啊,大哥,你也是去厦门?”杨大同点了点头,接过巧克力,连谢都没谢一下子就吞进了肚里了。女孩的男朋友送了一罐饮料给他,接着对他说道:“兄弟去厦门打工啊?”“不是,去看看,顺便找一个朋友。”杨大同不好意思的答道。“一个人在外,要格外当心啊,听说南方骗子、小偷很多,要千万注意啊。我们可是老乡哦,可以互相帮助的。”小伙子又一次提醒他。杨大同下意识的摸了摸内衣口袋,只剩下100多块钱的他,此时可不能再乱花一分钱。换了个姿式,他紧了紧裤带,依然看着窗外。无边的丘陵,层层叠叠,低缓起伏,线条柔和,好象绿色的波浪,推涌着,一直连向高远的天空。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车箱里的人因旅途的疲劳,大多都睡着了。杨大同从他随身带的一个黑色的包里,拿出一个玻璃瓶子,他到两节车箱的交接处,装了满满的一杯开水,准备用水充饥。刚刚走到车箱过道,突然,迎面来了急急忙忙的高个子中年人,只听“咚”的一声响,瓶子掉到地上被摔得粉碎。“妈的,不长眼睛啊!”“啪啪”两下,杨大同脸上顿时火辣辣的,这个蛮横的中年人伸手就打。这时一位列车员刚好过来,抱着那个火冒三丈的黑脸汉子,小声劝道:“算了,算了,老大,没有烫到您吧?”“怎么啦,怎么啦,谁欺负我大哥啊!”突然,旁边又冲出几个叼着香烟,满面通红,酒气熏人的小伙子,他们都光着脊梁,身上到处纹刺着十分难看的龙、忍和大刀的样子,流里流气的。“赔钱!赔钱!你他妈的也不睁开眼看看,你烫到谁了,快赔!”冲在最前的那个小胡子恶狠狠地抓着杨大同的衣领。杨大同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吓懵了,“对不起,这火车有一些摇晃,可是我端着杯子走在边上啊,是你撞我的啊,我并没有有意地去烫你,我也不认识你。”杨大同这句话刚出口,几个流氓二话没说,冲上来就对他拳打脚踢,并吼道:“我们老大一身衣服都是几千块,你小子还把他烫了,还敢嘴硬,不想活啦,拿2000块来!”“没有,没有,你们打死我也没有!”杨大同用手抵挡着砸来的拳头,一边擦了擦鼻血,使劲的护着上衣口袋。小胡子上前一把揪着杨大同的头发,另外两个死死按住他的胳膊,那个所谓的老大从杨大同内衣袋子里抽出了一张一张10元的钞票,然后把他所有的衣袋全部翻了个遍,一伙人拿着钱扬长而去。车箱里很快恢复了寂静,杨大同靠在车箱的一角,浑身无力,两眼直直地盯着车箱顶部,一动不动。满脸满身是血的他,此时此刻已身无分文。火车在不停的奔跑着,刚刚发生的一幕虽然很多人看见了,但没人敢上前,害怕这些坏人来报复,大家只是投来同情的目光。过了许久,杨大同突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方便袋,里面有几个茶叶蛋,同时还有一个纸条:孩子,一上车我就注意到你了,你一定是一个第一次出远门的孩子,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也是许许多多去南方寻梦的年青人之一了,你的年龄应该和我的儿子差不多大,他去年出去打工,本来说好的,今年国庆节带着他的女朋友回老家玩,可前天我接到他的工厂电话,他为了去拣马路上别人掉的一块钱,被集装箱卡车拦腰蹍过,就这样离开了人间,我再也不可能见到我的孩子了。当我看到你这一路所遇到的事情,非常担心,孩子,回家吧。这些茶叶蛋是我女儿为我准备的,留给你吧。这100块你就当回家的路费吧,回家吧,南方不是天堂,不是每一个人在南方都会寻到好梦的,最后祝你好运。一个火车上的妈妈写于下车前。杨大同惊呆了,一上车就坐在他边上的大妈,原来是去办丧事的。这几十个小时的火车经历,是他二十二年从没遇到过的,心里想:天啊,我这还没到目的地,就遇上这么多可怕的事情,怎么办呢?是回家,还是不回家?天生硬骨的他想我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不能现在回家,我还要闯世界,要去发大财。列车的广播又响起了:漳州站到了。杨大同看到下车的人流中的那个悲伤的大妈,对着她远去的背影,默默的说了声:谢谢,妈妈!火车继续向前开着,天也越来越热,车上的人都纷纷脱去了身上厚厚的冬衣,有几个南方人居然穿起了短袖衫,车箱里有点乱,人们都在从行里架上往下拿东西,杨大同心想总算快到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就这样挺了过来。此时的他又一次充满了自信。车箱里的灯已大亮,车箱的广播里放着优扬的歌曲,播音员那甜美的声音告诉大家终点站厦门就要到了。杨大同随着人流地走出了出站口,南国的土地,一切都是新鲜而陌生的,出现在眼前的是从未见过的高高耸立的大楼,宽敞的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一排排整齐的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天刚蒙蒙亮,出站口和车站的广场到处是乱哄哄的人群,到处都是听不懂的各地方言,杨大同感觉整个脑袋都大了许多。天色慢慢地亮了起来,看来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卷闸门陆陆续续被拉起,商家又开始了一天的买卖了。杨大同从口袋里找出了老乡薛强的电话号码,找了一个公用话亭打了过去。薛强接到电话有点意外,但是亲不亲故乡人,碍着家乡故友的面子,老乡还是显得很高兴的样子,叫杨大同待在电话亭,他马上就来。天已大亮了,来回穿梭的车辆让人眼花缭乱,不管是凶是吉,先找到老乡再说吧。杨大同只有这么想了。“嗨,兄弟!”杨大同的肩膀被重重一击,老乡来得很快。杨大同从上到下仔仔细细打量了老乡一番,半天才从嘴里吐出几个字:“薛强,你当老板啦,我真不敢认了。”这老乡可不是家乡的薛强呢,一身黑色西装,打着一条耀眼的红领带,身上背着个大皮包,让杨大同格外惊奇的是,他的腰上还带着一个黑乎乎小方盒。薛强笑了笑:“当老板我可是天天想,但还要过几年吧。财也是要发的,现在还早着呢,大同,你别看我这一身衣服,这是我的全部家当,搞推销,这就是咱们的本钱啊。哎,光顾着说话,来,咱们去吃饭,看你那脸就知道没吃东西。先到我那,把行里放了,咱们好好弄一顿。这个黑盒子叫BB机,你要呼我,打个电话它会‘滴滴叫’,你的电话号码就显示在这盒子上呢,这就是电视里说的‘有事拷我’,呵呵。”薛强非常自豪地说道。杨大同瞪大了双眼,半天没有说话。杨大同随老乡一起沿着马路,来到了公交车站,随着老乡一声上,就跳上了一辆车。这时,他的脑子一直昏昏沉沉,不知道过了多久,好象有人说湖里站到了,就被老乡从车上拽了下来。刚下车,一下子有四、五辆摩托车包围了过来,薛强很熟练地拉着杨大同跳上了最前面的一辆。十二月的南国一点都不冷,风依然象北方初春的风,吹到脸上暖融融的,在马路上骑了一段,摩托车又拐到了一条小路,大约20多分钟,终于在一个三层的漂亮房子前停了下来。杨大同随着薛强来到了他租的房子里,大约10几平方米,里面没有床,一张草席,一根铁丝,铁丝上晒着几件脏兮兮的衬衣,这就是这位老乡的全部家当了。杨大同和薛强把唯一的个行里包往那地下一扔,转身就出门了。不远处,有一个用铁皮搭的小棚子,里面只有两三张破旧桌子,是一个临时餐馆,有个好听的名字:老乡饭店,牌子上写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看来这店老板很了解打工者的心理,思乡是每一位外出打工者都会有的情绪。老板见到薛强,又见他领了一个人,操着乡音对薛强说道:“又来了一个啊!”薛强笑了笑:“这是我的好兄弟,今天咱们来个特色菜,顶级的。”“知道了,小子,马上就来。”杨大同此时心情平静了一点,仿佛没出远门,还在老家的感觉。“喂,你咋老楞着啊,大同,在南方楞头青可是没人理的啊。”“来了,本饭店顶级招牌菜到!”老板两只粗大的手,托着一个很小的盘子,怎么看都是那么的不协调。天啊!是杨大同最爱吃的咸鸭子蒸千张,雪里红炒肉丝。薛强显得很得意,对杨大同说道:“你是贵客,平时我每个月发工资那天才会来这里,不过只敢点半只鸭子,今天你来了,咱们好好吃一顿吧,不瞒你说,我也好久没吃上这么香的饭菜了。”杨大同心领神会,立刻说了声“谢谢”,撕了一只鸭大腿,大口大口的往下吞。薛强和大同都一声不吭,片刻之间,桌子上只剩下堆鸭骨头和空空的盘子,两人抬头看着对方,突然一起哈哈地会心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