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自持物业尝到甜头后,罗静婷接下来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大手笔。第二次自持物业的店铺是花了380万元买的,而且是一次性付款,也非常成功。自持物业的好处就是,在公司资金紧张的时候,这些店铺可以抵押贷款。2004年底,房地产市场火爆,房产急剧增值。那个时候,罗静婷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她又有了更大的野心,要用1200万元买地自建甘雨亭总部,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2005年年初,罗静婷与开发商正式洽谈建设方案。当时的开发商一共三个人,要命的是这三个人并没有建设资金,只有一块平地和一张图纸。商谈的结果是,开发商负责设计和建设,甘雨亭出资金。最初,开发商其实只希望甘雨亭买下整栋楼的一至三层,没想到,罗静婷觉得价格非常便宜,居然要买整栋楼。当时开发商两眼发直:“不可能吧?”“真的,我们要整栋楼”。整栋楼的建筑面积是一万多平方米。一至五层的价格都不一样。合同上写得很清楚,首付多少钱,建到一层的时候再付多少钱,建到二层的时候付多少钱……这样一层一层来。楼大概建到三四层的时候,出问题了。开发商说,如果不赶紧付钱,楼就建不了。罗静婷很纳闷,甘雨亭一直是按照合同付款的,开发商为什么要求提前付款?后来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原来开发商挪用了工程款,并没有把钱用到建楼上。在要不要提前给开发商付款这件事上,罗静婷跟万义忠有着大相径庭的观点。万义忠的考虑是,此前已经付了几百万,如果后面不赶紧付款的话,开发商不建楼,那么此前的几百万就打水漂了。罗静婷则认为,假如按照开发商的要求,没到付款日期就提前付款的话,他们很可能继续挪用款项,楼还是建不成,那样的话打水漂的钱就更多,并恶性循环。罗静婷坚持严格按照合同办事。万义忠则要求提前付款。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在付款问题上,夫妻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2005年9月18日,对罗静婷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一天。那一天,万义忠来做她的工作,而且还请来了岳父当援兵。罗静婷的老父亲一大早就来到女儿家里,先是一番劝说,后来见劝说无用,便开始责骂,有些话说得很绝。罗静婷一气之下跑出家门,她经过一座老桥,从桥北边走到桥南边,本以为独自安静一会儿就能缓解情绪,但是越想越觉得委屈。后来,罗静婷索性不回家,直接坐火车去了南昌。在南昌,罗静婷在江西饭店睡了三天三夜。   这三天三夜,很是漫长,罗静婷怎么也睡不着,其实她还一直在思考那个问题:钱到底该不该提前支付?最后,罗静婷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提前付款。甘雨亭不付款,开发商就没钱给施工商,施工商理所当然地就要停止建楼。这时候,罗静婷不得不找到施工商谈判,约定楼必须继续建,钱一定保证给你们。接下来,复杂的三角关系就一直在矛盾中纠缠,甘雨亭既跟开发商之间有矛盾,又跟施工商有矛盾。跟施工商产生的矛盾激化到什么程度呢?罗静婷回忆,在2006年总部开业的时候,由于开发商拖欠施工商的钱,施工商就堵甘雨亭的大门,不让开业。该怎么处理这事呢?这时,罗静婷的魄力表现出来了,她直接打电话叫开发商来现场,希望开发商劝走施工商。开发商不仅不买账,还指责甘雨亭拖欠工程尾款。的确,总部开业的时候,尾款并没有付清,因为楼还没有完全竣工验收。旁观者是没办法听明白谁对谁错的。在那个时候,当三个开发商指责罗静婷的时候,她冲了上去,差点跟他们打起来。为了解决这事,后来政府也出面调解,甘雨亭支付尾款,开发商签字后,直接付给施工商,确保施工商不再闹事。通过这件事,罗静婷在自持物业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后来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非常有帮助。
李健讲了蚂蚁的例子后,要求哲涛和各业务部门一起根据公司业务战略,从企业中长期发展着手,重新规划人才结构。“那么,如何规划我们的人才结构呢?”李健指了一下哲涛,笑着说道,“请我们的HRD来说说看。”哲涛刚才听李健关于蚂蚁的故事时,已经有了初步思路,他说:“做人才队伍的规划,重点要聚焦关键人才的规划,也就是精兵的规划。”大伙听了这个观点觉得很新奇,有人问:“什么叫精兵?”哲涛回答:“精兵,就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士兵。”哲涛喜欢诵读《圣经》,对《圣经》的一些描述了如指掌,他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就举了两个圣经的描述:“那一天,便雅悯人从各城奉召前来,拿剑的共有二万六千人,另外又从基比亚的居民召集了七百个精兵……在这些人中,有七百个精兵是惯用左手的,他们人人都善于投石,毫发不差。”圣经还提到上帝的精兵的特点,“因此,你们要站稳,用真理束腰,用正义当作胸甲穿上,用和平的好消息当作鞋子穿在脚上,预备走路。此外,还要用信心当作大盾牌,好让你们能熄灭恶者的一切火箭,又要用救恩当作头盔,拿着圣灵的剑,就是上帝的话语。”哲涛说:“概括来说,我们要的精兵是素质优秀、业务能力过硬、业绩突出,并高度符合公司价值观的。”他认为,业务部门要根据部门业务战略目标,分析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关键人才,包括数量与质量的要求,然后看目前所处的阶段,离目标的人才的差距是什么,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关闭这个差距。关闭人才规划的差距是端到端的人才管理举措,包括人才获取、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与激励等。他特别提到,精兵不仅仅是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还包括优秀的应届毕业生,这是公司未来的新生力量。他发现有的部门不要应届生,其实是很短浅的做法,一定要做好长远的人才规划,只有培养好未来所需的人才,才能赢得未来。
“齐小大者存乎卦”,对于这句,本光老又提出了批评,认为是《系辞》这篇论文中的又一败笔,又要扣分。方山易学认为,《易经》六十四卦没有大小之分,也没有等级之分。其实也不光是方山易学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历史上真正著名的易学大师,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如此。就像邵雍说的“三十六宫都是春”,三十六宫就是六十四卦,只要明白了“天根月窟闲来往”的道理,六十四卦,卦卦都是好卦。我们说《周易》的卦序是首出乾坤,这只是六十四卦的排序。一旦形成六十四卦以后,真正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只是排序不一样而已。在古易里面,《连山易》是首出艮卦,并不是说艮卦就是老大,其它都是虾兵蟹将;《归藏易》以坤卦作为首卦,也并不是说坤卦就多么了得,并不是如此。有些《易经》的注解说,“阳卦为大,阴卦为小”,这类说法是很肤浅的。我们平时打卦,不管是乾坤二卦还是其它各卦,出现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嘛。所以每个卦都是平等的,并不是说《周易》首出乾坤,它的概率就要高些。我们在学易的时候,就像学佛法一样,要有“择法之眼”,要有一个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的洞察力。学习《易经》,这种眼力也很重要。这么两千多年下来,历代注易之书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在五经当中,《易经》是历代注解最多的,各说各话,花样百出。怎么去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呢?我们书院学《易经》,为什么不断要强调本光法师的方山易?因为方山易站的位置非常高,被称为佛家易学,来源于唐代的华严大师李通玄长者。李长者以注《华严经》而著名,他标榜的华严境界,实际上跟《易经》是相应的。华严境界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就像帝释天宫中的“因陀罗网”,那是珠珠相映,影影相交,重重无尽。学佛的人爱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你说一朵花大还是一个世界大?在华严境界中,花和世界是平等无碍的!一朵花里面就能含藏整个世界;随便一片树叶掉下来,你就可以体会到全部的菩提大道。这就是从最普通的事物中体会到最高妙的佛法,讲的就是平等不二。禅宗里面说“大海微尘,须弥纳芥”,大海和微尘在本质上也是一样的。须弥山好伟大啊!整个娑婆世界都是以须弥山为支撑的,它却可以容纳在一颗芥菜的种子里面。这种平等无碍的境界,既是华严境界,也是方山易的境界。我们学易,如果站的位置高,精神境界也就很高。从高处着眼,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今众多的易学流派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哪些是了义的,哪些是不了义的,你都会很清晰、很明了。“齐小大者存乎卦”,用本光法师的道理来说,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卦无高低大小的区分,既然没有这些区分,也就谈不上齐了。
事实上,奥地利学派强调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认识论的主观主义,注重人的知识、经验、学习、想象力、预期和判断力等内生变量,深刻地影响到德鲁克创新理论的创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德鲁克的企业家精神为动态能力观(dynamiccapabilitiesperspective)和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view)的动态能力建造机制理论指明了方向。它说明新的知识能力或能力要素来自于企业家对市场的认识,是企业家通过长时期实际运作而建立起来的,它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与其他企业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我们认为,德鲁克以《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实践与原理》一书切入创新这个主题,那种无人能敌的深邃洞察力,给人以排山倒海似的震撼。德鲁克论述创新与创业,宏观与微观的角度不时互转、长镜头与短镜头随意切换:一会儿谈经济理论,一会儿切入社会学;一会儿谈汽车业的创新,马上又转到医学手术,顺手再提银行业创新,必要时调侃一下政客。德鲁克视角极广,主题展得很开,观点犀利,论据充分,近乎海阔天空,让人不自觉地掉入一种全新思想境界,德鲁克式论述风格在这本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长寿公司》(TheLivingCompany)一书的作者阿里•德赫斯(deGeus,1997)认为:“德鲁克对创新的强调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实际上可以追溯到熊彼特。”722索尔·斯尼德企业家研究中心(SaulC.SniderEntrepreneurialCenter,Wharton)主任、管理学教授伊安·马克米兰(IanC.Macmillan,2005)说,对他而言,德鲁克最大的贡献是关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著作。德鲁克“撰写的关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著作,是同类著作中最精练,但也是最全面的,……在《哈佛商业评论》不到10页的一篇文章中,他的真知灼见引导我对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进行了思考。这篇文章就是1998年底发表的《创新法则》(TheDisciplineofInnovation)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