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需求管理的七大原则
华为总结的需求管理七大原则,为企业需求管理工作提供了核心指导:
- 挖掘核心痛点:需求管理的核心是理解客户的真实痛点,而非表面要求。只有解决核心痛点,才能真正满足客户需求;
- 需求简洁有效:核心需求往往简洁明了,复杂绕口的需求大概率存在逻辑漏洞。例如 “五彩斑斓的黑”“屏幕随手机壳变色” 等需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可判定为无效需求;
- 关注需求变化:客户需求会随时间、技术、市场环境变化,需建立动态跟踪机制。例如手机需求从 “通话、发短信” 升级到 “上网、拍照、娱乐”,未来可能向 “智能穿戴、场景化交互” 演变;
- 聚焦关键需求:客户需求纷繁复杂,需通过优先级排序聚焦核心需求。可采用卡诺模型对需求分类:
- 基本需求:产品必须具备的功能,如手机的通话功能,不满足则客户完全无法接受;
- 兴奋需求:超出客户预期的功能,如手机的 “快速充电” 功能,可提升客户满意度;
- 期望需求:客户明确期望的功能,如手机的 “高像素拍照” 功能,满足程度越高,客户满意度越高;
- 负向需求:客户不希望出现的功能,如产品的 “过度广告推送”,会降低客户体验;
- 商业方案呈现:需求需以完整的商业方案形式呈现,而非单一功能点。例如电动自行车的 “换电功能”,需配套 “换电站布局”“电池回收机制” 等商业流程,否则单一功能无法形成客户价值;
- 低成本高增值:优先选择 “低成本、高价值” 的需求,避免投入高成本、低价值的需求。高价值需求包括满足大客户诉求、符合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等;
- 贴近客户互动:保持与客户的持续连接,通过客户验证需求的有效性。避免闭门造车,定期组织客户访谈、产品试用,收集反馈并优化需求。
5.2 华为需求管理的 16 字方针
华为提出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 16 字方针,指导需求管理实践:
- 去粗取精:筛选客户需求,剔除低价值、无关紧要的需求,保留核心需求;
- 去伪存真:识别虚假需求,避免资源浪费。某运营商曾提出 “机顶盒云化” 需求,希望通过云端编解码实现老旧机顶盒复用,E 公司直接判定需求不靠谱并放弃,C 公司通过远程实验室验证需求可行性,而某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研发半年后,发现需求无法实现,既浪费资源,又被客户质疑专业性;
- 由此及彼:从客户的单一需求延伸到相关需求。例如客户反馈 “产品体积过大,无法放入机房”,企业可延伸思考 “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集约化设计”,华为通过设备小型化、节能化改造,满足机房空间利用需求;
- 由表及里:从客户的表面要求深入到核心痛点。例如客户要求 “产品价格降低”,核心痛点可能是 “成本压力大”,企业可通过优化供应链、简化功能等方式,在满足成本控制需求的同时,保证产品核心价值。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