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 “多算多剩” 的三大实现路径

结合 20 余年咨询经验及华为 BLMDSTEIPD 体系底层逻辑,提炼出决策层面的三大核心要点,以减少试错、规避弯路。

(一)决策前:系统化论证

  1. 核心逻辑:任何决策对象都存在于特定生态系统中,需先摸透系统与环境,再进行预估、预筹、预演(即预而后行)。
  2. 关键认知:打破人为割裂,回归事物本质
    • 客观事物本是浑然一体:如一座山,无山头、山腰、山根之分,这些名称是人类为方便认知的人为划分;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战略、流程、IT” 亦是如此,本质上相互关联,不会因概念划分而改变内在联系。
    • 警惕认知陷阱:多数企业因专业化分工(自亚当斯密提出后普及),在概念与职能上割裂事物,如营销领域的整合营销,本质是回归从产品开发到客户购买的完整系统,并非新事物,只是纠正了此前的割裂偏差。

(二)决策中:团队化参与

  1. 核心定义:并非多人决策,而是跨部门、跨专业参与,涵盖信息筛选、加工、匹配全流程,本质是整合不同专业视角,避免单一领域局限。
  2. 案例佐证:研发决策的跨专业必要性
    • 传统研发局限:研发某产品涉及 8 个维度(如技术、采购、成本等),若仅由研发人员主导,其对物料市场价、供应商产能等采购领域信息不擅长,难以做出最佳决策。
    • 小公司与大公司差异:小公司创业期老板多懂多领域(研发、采购等),决策相对全面;大公司规模扩大后,必须依赖跨专业团队,如华为的专业代表机制,确保各领域视角纳入决策。

(三)决策后:制度化支撑

  1. 核心要求:将决策机制固定为流程、制度、模板,而非仅依赖决策意识,通过硬性约束确保关键决策规范落地。
  2. 双重价值:一方面为决策提供清晰指引,避免随意性;另一方面,流程背后的逻辑可帮助员工深化认知,理解为何如此设计,而非机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