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又快又准撰写漂亮有料的会议纪要

公司即将召开每半年一次的决策层会议。因为以前做会议记录的文文要回家结婚,于是行政经理将行政部新来的小静叫到了办公室。

经理:“小静,你来公司也有三个月了,公司的高管你都认识了吧?”

小静:“都认识了。”

经理:“那好,公司下个星期要开每半年一次的决策层会议,你去做会议记录人。另外,会后你要整理一份会议纪要出来,发表在公司内刊上。你这几天抓紧时间向文文学习一下。”

如果你是文文,小静来请教你时,你该怎么教会她如何写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

一、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的主要差别

第一是性质。会议记录是事务文书,负责会议发言的实录;会议纪要则是法定公文,需要对会议内容进行概括提炼。

第二是功能。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二、会议纪要的内容要素

1.会议纪要标题

会议纪要的标题不同于一般公文的标题写法,不是由发文机关加事由和文种组成,而是由会议名称和“纪要”组成。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办公会纪要》。

2.会议纪要日期

一般公文发文日期在正文之下,而会议纪要的发文日期标注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

3.会议纪要正文

一般公文正文之上需要标注主送机关,但会议纪要不用。直接写正文,包括前言、纪要内容、结尾三部分。

前言:会议召开依据、时间、地点、参加单位(人员)、议程、主要成果及对会议的评价等七项内容。

纪要内容:发言顺序方式;条款分列方式;综述概括方式。主要是反应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结尾:一般是提希望,发号召,希望和号召有关人员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4.会议纪要落款

一般公文的落款,要写明发文机关并加盖印章,而会议纪要在正文之下只写明发文机关,不加盖印章,位置在正文结尾之下,位居右方。

7-3: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要素

三、运用“四力模型”,又快又好做会议纪要

7-4:写作会议纪要的“四力模型”

(一)会前准备力

从3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议题,议程,背景材料。会议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要召开本次会议,会议的背景是什么,会议想达成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在会议开始之前,会议纪要撰写人员就要针对这些议题要素做好充足准备;参加会议有哪些关键人,会议有哪些流程,主要内容是什么,将有哪些重要发言,会有什么特别环节,这些议程要素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好会议纪要,不能临时抱佛脚,等会议结束再去查找相关资料,而是在会议开始之前就充分调研背景材料,这样便于对会议的主题和议程有更深层次把握。背景材料包括会议材料、领导讲话材料、过往记录稿件、录音录像等。

(二)会中记录力

“快”是基本功。一般情况下,建议录音笔和写字笔结合起来使用。录音笔做好全程录音,确保记录的完整。写字笔做好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的记录,便于后期针对性整理和概括。

用笔做现场记录要快,最好训练和掌握相关速写技巧。比如句本位记录法,以句为主 快速记录讲话。以记句为主和以记句意为主,听一句记一句,记下所有的主要句。在速记记录界有这么一种说法:“手记第一句,脑储第二句,耳听第三句。”这种句本位记法,省略了口语中很多重复无用的词语,必然大大提高记录的速度,减轻速记员的劳动强度;比如略符记录法,可以使用草书、部首、简化、异形等方式进行汉字略写,也可以运用声符+韵符进行拼音略写(21声符+24韵符=319音符)。

“准”是核心要求。在“快”的基础上,要把握准确度,特别是核心任务、核心思想、核心观点、核心问题,记录要准确无误。赞成意见,反对意见;会议的统一意见,保留意见,尤其是会议的决定,以及主持人的总结及结论性意见,要记录清楚。把会议情况通过速记、录音或摄像方式完整记录下来,然后吃透会议精神。

(三)逻辑梳理力

会议纪要正文的呈现结构包括:贯通式、条项式、综合式。

贯通式就是典型的纵向结构,条项式是逐条逐项列出主体内容,综合式是横纵结合。具体见下面的范例。

7-5:贯通式会议纪要范例

7-6:条项式会议纪要范例

7-7:综合式会议纪要范例

(四)文字打磨力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写文章会拖泥带水,啰嗦累赘?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缺乏良好的语言习惯。一个说话简洁的人,写作却很啰嗦,这基本不可能。口语不简洁,落实到书面,也会暴露同样的问题。第二,没有准确掌握词语的含义。有时候我们一句话喜欢颠来复去的说,生怕别人看不懂。表面上看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其实根本上是自己对词义把握不准,内涵和外延把握不清。第三,爱写长句子。对比起来,短句更能让人理解,更有力量。好的长句可以描述具体充分,但长句用得太多,容易拖沓冗长。

如何养成简洁行文的好习惯?建议大家从2个方面去训练和突破。

首先,认识事物要准确要深刻。老舍先生说:“思想不精辟的人,无从写出简练的文字。”“心中没底,往往喜欢多说。”所以,话说不到点子上,喜欢兜圈子,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刻。如果能够做到主题鲜明,核心观点了然于胸,关键词脱口而出,写出来的文章不简洁才怪。

同时,要善于提炼精辟词语。马雅可夫斯基说,他的每一句诗都是从几千吨语言的矿石中提炼出来的。何止是诗,文章的语言也是这样,公文更要这样。拿公文模态用语来举例,“必须”“允许”“可以”“宜”等近义词,语言场景不同,使用的范围也不一样。

四、会议纪要巩固练习

1.不列哪些事项必须在会议纪要的正文部分给予记述( )。

A.会议的名称与文种 B.会议的基本情况

C.会议的希望、要求或发出号召 D.会议讨论与决定的问题

2.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议纪要是机关用以传达贯彻会议主要精神与议定事项,同时也据此检查会议议定事项执行情况的一种会议文件

B.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一般用圆括号标注在标题正下方

C.专题性大型会议,一般运用归纳叙述方法撰写会议基本情况

D.对会议中出现的重大分歧,会议纪要中应如实加以记载

3.为了使会议纪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撰写时可使用以下方法( )

A.加注分标题 B.使用序数表示

C.使用惯用词语“会议决定” D.使用惯用词语“会议听取了意见并经讨论决定”

4.会议纪要在开头部分要先写明会议的基本情况,它包括( )。

A.会议召开的根据、目的 B.会议名称、议题、成果

C.时间地点、与会范围(人员) D.讨论经过和各方面意见

5.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会议纪要的特点是( )。

A.纪实性 B.鼓动性 C.纪要性 D.指导性

参考答案:

1.BD 2.ABCD 3.ABCD 4.ABCD 5.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