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质量过程控制基础与延伸

3.1 过程质量控制核心环节

3.1.1 检验类型及要求

  • 首件检验:批量生产前对首件产品进行全面检验,确认工艺、设备、工装等符合要求,避免批量不合格。
  • 巡回检验:生产过程中定时、定点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及时发现过程波动。
  • 在线检验:生产线上实时检验,快速识别不合格品,防止流入下一道工序。
  • 完工检验:产品生产完成后进行最终检验,确保交付产品合格。

3.1.2 统计过程控制(SPC)与 CPK

  • SPC 产生背景:通过统计方法监控生产过程波动,及时发现异常,避免不合格品产生。
  • 控制图原理: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绘制控制界限,当过程数据超出界限或出现异常趋势时,及时预警。
  • CPK(过程能力指数):衡量过程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通过计算判断过程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是过程控制效果的核心评价指标。

3.2 行业质量问题分析与趋势

3.2.1 当前汽车行业质量问题成因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频发,核心原因是设计周期大幅缩短:

  • 传统燃油车从样车到批产需 2-3 年,可生产 300 多辆测试车,覆盖极端温度等各类工况测试。
  • 新能源汽车因技术迭代快、市场竞争激烈,上市周期大幅压缩,极端条件测试不充分,部分设计缺陷未及时发现。

3.2.2 质量管理工具发展趋势

  • 拿来主义创新优化:目前国内企业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多源于国外,但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案例丰富,未来有望在现有工具基础上进行创新延伸,形成具有中国场景特色的管理理论。
  • 数字化赋能:质量管理工具逐步与信息化系统结合,实现数据自动收集、分析、预警,提升管理效率。
  • 预防为主:从事后纠正事前预防转变,通过知识库建设、风险预判等方式,降低质量问题发生率。

3.3 质量管理核心逻辑

质量管理遵循 PDCA 循环(计划 - 执行 - 检查 - 处理),过程控制与改进管理是循环的核心环节:

  • 计划(Plan):建立质量标准、检验流程、改进目标,明确工具表格应用要求。
  • 执行(Do):按计划开展生产、检验、供应商管理等工作,落实各项控制措施。
  • 检查(Check):通过 SPC 监控、检验结果分析、客户反馈收集,评估质量状况。
  • 处理(Act):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八 D、过程改善措施表等工具进行处理,将有效经验标准化,纳入知识库,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3.4 课程体系延伸说明

本课程是供应商质量管理系列课程的第四讲,后续还将涵盖:

  • 质量审核管理
  • 基于 AI 的质量知识管理
  • 质量追溯管理
  • 质量成本管理
  • QMS 系统导入
  • 低代码平台创建质量工具

系列课程全程围绕实战落地展开,结合汽车行业 20 余年实践经验,提供从理论到工具的全流程指导,助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