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老板的核心能力:系统驾驭能力
优秀的老板(或高层管理者),核心能力不是 “个人魅力”“演讲技巧”,而是对组织系统的 “整体驾驭能力”—— 确保权力分配、组织架构、流程规则、激励机制等形成合力,避免内耗。
就像古代帝王,若后宫争斗无底线、大臣内斗影响朝政,说明帝王驾驭能力不足;企业中若部门间权力争夺激烈、权力与目标脱节,说明老板未做好系统设计。比如赵武灵王因情感用事,想将赵国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导致权力争夺,最终饿死沙丘宫;唐高祖李渊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权力博弈中摇摆,引发玄武门之变,自身被软禁。这两个案例的核心问题,都是老板未从政治(组织)视角驾驭权力,而是被个人情感左右。
老板的核心产出应是 “一套好的系统”:让员工在系统内明确权责、顺畅协作,无需依赖 “个人能力” 或 “潜规则”。比如华为通过 IPD、LTC 等流程系统,让不同岗位的人按规则行使权力,即使换了管理者,组织依然能高效运转。
4.2 组织强势的标志:权力与岗位匹配
一个组织是否强势,关键看 “权力与岗位的匹配度”:优秀的企业能做到 “无论张三还是李四担任某个岗位,都能按组织设计行使权力”,而非依赖个人强势程度。
比如有的企业采购部权力明确,无论谁当采购总监,都能按流程主导供应商选型;而管理薄弱的企业,采购总监权力大小完全取决于个人与老板的关系。前者是 “组织强势”,后者是 “个人强势”,组织强势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不会因人员变动导致权力混乱。
老板需通过 “规则明确 + 流程固化 + 激励配套” 实现权力与岗位匹配:明确各岗位的核心权责(如审批权限、决策范围),用流程固化权力运行路径(如采购审批流程、研发决策流程),用激励确保权力服务于目标(如行使决策权后,按结果奖惩)。
4.3 权力驾驭的境界:从 “控制” 到 “协同”
权力驾驭的最高境界不是 “让下属听话”,而是 “让权力协同服务于组织目标”:
- 避免 “低级制衡”:有的老板模仿 “乾隆让纪晓岚与和珅争斗”,通过下属内斗实现控制,这种思路看似 “聪明”,实则消耗组织能量,导致员工将精力放在 “斗” 而非 “做事” 上。
- 追求 “整体效能”:高明的老板会让各部门权力形成 “合力”,比如研发、销售、生产的权力围绕 “快速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协同,而非各自为战。就像范仲淹调整燕州军队后,各分队权力围绕 “灵活抗敌” 协同,最终提升整体战斗力。

匿名